加入會員即享九五折!購買任何2件產品可享本地免費送貨服務!
篩選

8 Items

每頁
Set Descending Direction
查看 Grid List

其他

  1. @Bitch!歷史中最美麗叛逆、敢作敢為的15位婊子英雄
    $154.00

    內容簡介

    無法馴服──無法愚弄──無法控制
    誰說自由、欲望、權力不能全都要!?

    驚世駭俗的危險「惡女」,
    她們是誘惑的化身?是魔鬼?是女巫?或是一條毒蛇?
    她們素行不良,內藏陰謀與背叛,
    在男性主導的社會處境艱險,卻仍敢作敢為!

    ◆    ◆    ◆    ◆
    是絕世美女還是紅顏禍水?
    是敢愛敢恨還是不守婦道?
    是大膽自由還是任意妄為?

    誰說女人生來就必須要服從男人?
    為什麼僅有女人該忍氣吞聲,還得為此感到幸福?

    女皇、王后、情婦、公主、哲學家、知名作家⋯⋯這些蛇蠍美人都是自由和大膽的女性,雖然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處境艱險,她們仍敢作敢為!性欲非比尋常的帝國妓女麥瑟琳娜(Messaline)、投毒女小阿格里皮娜(Agrippine)、奢華女子阿涅絲‧索蕾(Agnès Sorel)、耽於肉欲的瑪麗.斯圖亞特(Marie Stuart)、情人蒐藏家寶琳娜・波拿巴(Pauline Bonaparte)、冒險家凱倫‧白烈森(Karen Blixen),深具魅惑的瑪蓮娜・迪特里希(Marlène Dietrich)或是玩弄曖昧的西蒙・波娃⋯⋯時而是魅惑者,時而是衝動或者精明的謀略家,她們冒著危險,總是叛逆,卻往往被正統思想流放、拋棄、粗暴對待。

    數千年來,女人的自由、欲望、權力……難道若沒有男人的一丁點施捨,就幾乎一無所有嗎?
    這次,15位驚世駭俗的女性,拋開各種形式的保護、禮教規範和枷鎖,自由地按照她們的意願,活出屬於「她們」的品味、激情和愛情,再無視任何危險和閒言閒語。

    查看更多...
  2. @乳房的歷史
    $150.00

    內容簡介

    誰擁有乳房?
    當乳房的使用權和詮釋權一再移轉,它將往何處去?

    一部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的女性身體文化史

    幽默、尖銳,旁徵博引
    全面展示了西方歷史中乳房所乘載的多元意涵及流變
    完整注釋│經典重現

    成令方(高醫大性別所教授)│專文導讀
    肉彈甜心、李欣倫(作家)、林蔚昀(作家)、陳芯宜(電影╱紀錄片導演)、張明旭(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黃瑞汝(前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委員)、鄭治桂(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蔡宜文(作家)
    露點驕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內容簡介

    女性擁有好乳房,也擁有壞乳房。

    在男人眼中,它代表「性」;資本主義讓它成為最好賣的商品。
    對嬰兒而言,它是食物;醫師則只聚焦於其哺育功能與病徵。

    從家庭角度來看,女性拒絕哺乳會遭受撻伐,但公開哺乳亦是禁忌。
    在政治與宗教的濾鏡底下,乳房時而等待拯救,時而散發神聖光暈。

    分類學上的「哺乳綱」,起因來自於十八世紀科學家對乳房的病態關注;
    同一時期,上流社會與下層階級的乳房,形象與待遇則不可同日而語。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乳房不僅鼓舞士氣,更用於國族主義政治宣傳;
    但到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下,乳房地位遠遠不及陽具。

    二十世紀歐美文化席捲全球後,乳房的情色意涵逐漸取代其他象徵,成為壓倒性的代表。
    然而,乳房所乘載的意義是否也隨之劃下句點,到此為止?
    或者,此乃另一場人權之戰的開端?

    《乳房的歷史》是女性主義史學家瑪莉蓮‧亞隆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她以女性視角出發,仔細清點、爬梳乳房在西方文化不同時期與脈絡下所被建構出的複雜形象,從乳房的神聖化到情色化,政治化到商品化,乃至於乳房的階級差異與流動,以及解放的可能性,試圖闡明乳房絕非僅是一身體部位,背後更埋有龐大的性別議題,自1997年出版至今,代表性與影響力持久不衰。

    查看更多...
  3. @石牆生花─坐監記及其他
    $128.00

    內容簡介

    監獄裏絕大多數的人,不比外面的人壞。他們與我們唯一的區別是——他們被判有罪。

    本書收益支援香港囚權工作。

    2019年4月,反修例運動揭開序幕。與此同時,邵家臻因5年前的佔領中環運動,被判即時入獄8個月。這位立法會議員兼社工系講師,獲得了一個新代稱:囚犯編號413100。

    牆外是社運的驚濤駭浪,牆內是風眼中生活。在那個時間被拉長、空間被壓縮的維度,413100因「呼叫」和「私傳紙仔」而被「柳記」盯上;因「自製食物」及「吃了別人的牛肉球」而被單獨鎖在「水飯房」;因毋忘責任而托起眼鏡,細察獄政與獄文化⋯⋯

    當邵家臻不再是413100、甚至不再是議員和大學講師,他依然沒有忘記,決意在石牆種花,為牆內牆外的香港人播下希望。

    本書記載了邵家臻在獄中的觀察和喜怒憂思悲恐驚,並透過囚友來信與過來人分享,剖析香港獄政的各種議題。這是一本某人的坐監記,也是香港監獄文化的指南,更是屬於我們的時代紀錄。

    查看更多...
  4. @BBC十萬年人類史(全新插圖修訂版)(二版)
    $240.00

    內容簡介

    我們能否掌握命運,改變世界?
    跳脫傳統偉人視角,看見歷史舞台的真正主角!

    本書就像人類歷史的縮時攝影,濃縮文明興衰的史詩故事。
    充滿畫面感,展現新聞人的揮灑自如。宛如在看BBC節目。

    ★全新彩圖經典版★
    ★《泰晤士報》盛讚★

      英國廣播公司創下每集300多萬人次收看的紀錄片,《世界歷史》主持人安德魯.馬爾以其多年積累,走訪世界各地的歷史遺跡,廣博研究之後,寫成這部大眾歷史作品。

      馬爾跳脫過往世界史著重重大事件的編年記錄,以「人」為主角,敘述十萬年文明起落的故事,以及「人」在歷史中不斷做出的選擇。距今十萬年前出走東非的現代智人、矗立起巨石陣的古英格蘭人、古希臘時期民主的先行者克里斯提尼、傳播基督教的關鍵人物聖保羅、罕為人知但推動文藝復興的柏柏爾人、恐怖但為俄羅斯擴張廣袤領土的伊凡大帝、基督宗教革命與現代德語的締造者馬丁•路德、游移在專制與自由的啟蒙哲學家伏爾泰、「白人擔負」及瓜分非洲的始作俑者,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正在創造出AI機器的現代科學家……這些人走上歷史舞台,塑造了璀璨或黯淡的文明發展。

      本書試圖追溯人類如何打造自身的歷史,我們能否掌握自身命運,改變世界?

    全書八部內容簡介
    本書視野龐大,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化作一則一則生動精采的故事,透過本書,我們得以理解:

    ●第一部 走出熱帶,走向冰原
    人類祖先走出非洲後,面臨最後一次冰河期的挑戰,由早期的採集—打獵走向農業與早期城市文明的發展路徑,當時看來並不明智的選擇,卻促使古代社會的快速發展。

    ●第二部 為戰爭一辯
    由早期的城市生活過渡到帝國,古典時期的戰爭破壞甚鉅,許多城市毀棄、文明倒退;然對戰爭的反思與沉痛的經驗卻促成文明中最早一批的思想家誕生,如:蘇格拉底、荷馬、孔子、悉達多。

    ●第三部 劍與道
    自羅馬帝國與秦漢大一統以來,最大的難題便是世俗政權如何與新興大眾宗教共存,劍是強大的;道是強大的,然七世紀伊斯蘭教的崛起證明:那個用劍武裝起來的道才是無往不勝的。

    ●第四部 走出混亂的大熔爐
    游牧帝國的興起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帶來移轉,伊斯蘭曾經佔據文明發展的領導地位,但受到成吉思汗征服的摧殘,中亞受到嚴重破壞。當馬可波羅啟程前往中國時,西方的中心已經移轉到未受蒙古衝擊的地中海地區。

    ●第五部 世界走向開放
    起初,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僅是利用微小的技術優勢,以便贏得一些他們認為重要的商品,但卻無意間卻促成了全球化時代的開端,並擴張到全世界數個帝國。

    ●第六部 自由的夢想
    十七世紀起,啟蒙運動和理性帶來對人權的重視,如何在個人自由與國家權力之間保持平衡?這一論辯持續至今。然而,過去的歷史告訴我們,推翻腐敗舊政權並無法保證一個更人道、更有遠景的未來。

    ●第七部 資本主義及其敵人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劇烈的變革,但許多例子說明,這一變革的初期可能只在極少數的地區有所影響,且改變還帶來更多壓迫,甚至強化第二波的帝國主義入侵。

    ●第八部 一九一八年到二○一二年:我們的時代
    當代社會依舊面臨許多挑戰,馬爾薩斯難題始終威脅著人類,民主體制只在少部分的地區管用,政治失調造成了暴力橫行。歷史並沒有終結,文化戰爭或文明衝突的暴力依舊難解。
    這十萬年的人類歷史,是人類與環境互動,改造世界,如何走出荒蕪,創造文明的故事。我們的選擇,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書特色

    ◆寫給所有人的世界史,厚植人文素養必備
    ◆綜觀世界文明盛衰興亡,看見技術、環境與人類抉擇的力量
    ◆融合多元觀點,平衡不同立場,培養多元文化視野
    ◆文筆精煉、敘事詳實,報導如臨歷史現場

    各界推薦

    神奇海獅(歷史部落客)
    即食歷史
    歷史說書人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教師)
    陳一隆(台中一中歷史教師)

    《泰晤士報》十大暢銷作品、媒體讀者齊聲推薦

    全書如同BBC節目一般,充滿畫面感,同時,又透露一種新聞記者式的揮灑自如。——《泰晤士報》(The Times)

    這本書非常美妙,作者(安德魯.馬爾)的妙筆生花和對材料的掌控令人印象深刻。所有歷史系學生都該閱讀此書,甚至是那些在大學裡教授歷史的老師也是。——《旁觀者》(The Spectator)

    安德魯.馬爾有種罕見的天賦,運用幾句明快的句子就能解釋清楚複雜的問題。文筆生動,充滿了趣聞和鮮活的人物描述。——《星期天電訊報》(Sunday Dispatch)

    ※本書初版為廣場出版《BBC世界史》

    查看更多...
  5. @所謂的知識分子(上下冊)
    $273.00

    內容簡介

    是「知識分子」還是「滋事分子」?
    保羅.約翰遜最受推崇、也最多爭議的經典大作
    ──一部現代人必看的「除魅」之書──

    ★暢銷多國三十餘年,是最具批判力道的人文巨著
    ★作者獲頒美國最高榮譽,受總統乃至知識分子的大力盛讚
    ★《紐約時報》暢銷書、美國亞馬遜暢銷書

    「在我的經驗裡,除了說謊成癖者外,最忘恩負義、最難應付的病人就是知識分子。」──榮格

    ►自戀病、雙重標準,與「特殊性關係」,造就了改變世界的知識分子

    ‧為什麼盧梭自稱「全人類之友」,卻連一個朋友都沒有?
    ‧為什麼托爾斯泰大談「博愛」,卻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愛?
    ‧為什麼高談「自由」的易卜生,卻犧牲了他人的人生?
    因為,他們是這世上最會說故事的人……

      你一定聽過書中的人物,他們推動人類進步、急於改變世界,包括盧梭、雪萊、馬克思、易卜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沙特等。這些知識分子至今仍深具影響力,言論思想既嚇人又迷人。他們的生活特立獨行,個個精通虛張聲勢、情緒勒索、欠債不還。他們眼光遠大,甚至遠到看不見自己的缺點。

      《所謂的知識分子》是一部非典型的人文巨著,作者將在本書中抽絲剝繭,將這些偉大心靈的另一面攤在聚光燈下,而你將看見思想的誕生,也將知道他們的崇高理想是否為空談,以及最重要的──他們是否配得上「知識分子」的光環。

    ►歷史表明:知識分子不可輕信!

      兩百年前,知識分子儼然成為了人類的嚮導與良師。他們肩負重大的道德任務,也因此需要獨特的洞察力,替人類看清真相。然而,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教訓,就是要小心知識分子。他們曾經為了謀求人類的進步,居高臨下指使別人,卻犧牲數百萬條無辜的性命。

      本書挑選出當代最有代表性的十多位知識分子,細細檢視他們的私人生活。你將發現,他們的眼光常常失準,也常常自相矛盾。他們表裡不一、極度虛榮、欺騙成性、性關係複雜,多數拋家棄子,極端的行為甚至害慘了整個社會。

      這是一本知識分子的「除魅之書」,現代人將從中得到借鑑──要當心知識分子的言行、所屬團體,也要懂得質疑他們,因為他們常常忘記一件最重要的事:「人」遠遠比他們崇高的理念來得重要。

    各界好評

    「保羅.約翰遜在他的著作中,展現出淵博的知識和清晰的道德觀,深刻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挑戰。」──美國前總統小布希

    「這是一部很獨特的作品,任何人拿起這本書就很難再放下。」──《紐約郵報》

    「約翰遜先生揭露了這些偉大思想家們邪惡的一面,而這也顯示本書將饒富興味。」──《紐約時報書評》

    「充滿生命、活力與迷人的細節,對現在來說多麽適切,任何拿起這本書的人,都很難放下。」──《紐約郵報》

    「珍貴且充滿娛樂性,是一部心靈冒險者的入獄檔案照。」──英國小說家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

    「這本書對往後幾年的西方文學與文化,應該具有淨化的影響力。」──《富比士》雜誌發行人,邁爾.康富比士(Malcolm Forbes)

    「這些對傑出知識份子予以重擊的人物側寫,尖鋭、帶有偏見、激發思考,讀起來迷死人。」────《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對於知識份子的傲慢、自大與惡意,辛辣且往往搞笑的仔細分析。」────美國藝術評論家金貝爾(Roger Kimball)

    查看更多...
  6. 被發明的昨日:人類五萬年歷史的衝突與連結
    $173.00

    內容簡介

    世界分崩離析,文明漸行漸遠,
    如何跨越分歧,找出連結彼此的新敘事?

    萬里長城牽動羅馬帝國衰亡?北歐歉收促成土耳其征服耶路撒冷?伊斯蘭教教義讓中國羅盤成為西歐航海家的利器?
    ──《中斷的天命》作者,連結人類歷史與命運的宏觀之作

    ※※※

      「敘事」不只是說故事,還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更是推動文明前行、改變歷史的關鍵力量。

      什麼是左右世界歷史的關鍵力量?我們很常想到戰爭與英雄、政治經濟制度與地理環境,卻常常忘記「敘事」的重要性。從石器時代開始,不同文明的人類就用敘事來理解過去、現在與未來,也用敘事界定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不同敘事間衝突與融合,奠定了不同文明與文化的基礎。本書就是敘事的大歷史,也是全新角度的全球史。

      《被發明的昨日》悠遊上下五萬年的人類歷史,從伊斯蘭、游牧、印度、中國、非洲、西歐與美洲等諸多文明中爬梳千絲萬縷的故事,帶領讀者認識各個文化是如何「發明」自己的過去,以及這些世界觀怎樣共同改變了我們所知的世界。本書揚棄單一中心論,承認人類不同文化之間存在重大差異,異中求同地將各種敘事編織交融。既分析各種敘事興衰的原因,也重建一套看待世界歷史的宏觀方式。

      面對地球村理想幻滅與衝突動盪的今日世界,我們更需要理解不同世界觀在歷史上是如何產生衝突與連結。人類雖然住在同一個地球上,卻活在不同世界裡。每個世界都把自己看作宇宙中心,卻忽略人類歷史其實彼此相連。繼廣受好評的《中斷的天命》後,塔米.安薩里再度帶來饒富洞見、淺顯易懂的生動文字,帶領讀者連結世界歷史上中斷的敘事,也連結人類未來的命運。

      每個文明都把自己看作世界中心,
      但若用更宏觀的角度,就會發現人類歷史其實彼此相連。

    本書特色

    ■在矛盾衝突的當今世界,持續找尋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可能。
    ■不僅是一本敘事大歷史,更是我們現正需要的全球史。
    ■跳脫單一中心論,生動描述不同世界觀如何交織成今日的人類文明。
    ■《中斷的天命》作者安薩里榮獲Openbook年度翻譯好書獎後的最新宏觀之作,世界史課程的新選擇。

    專文導讀

    周樑楷|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

    好評推薦

    胡芷嫣|故事StoryStudio主編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紐約書籍雜誌》(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有別於傳統學術著作,大學世界史與高中歷史課的新選擇。」

    ★琳.亨特(Lynn Hunt)|新文化史大家:
    「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全球史。」

    ★大衛.克里斯欽(David Christian)|「大歷史」學派的開創者:
    「一本文筆優美的世界史,探討不同文明各自都有的『我們是誰』的故事。在今日如此殊異的世界裡,我們能建立一個足夠包羅萬象、足夠全球化,且能夠鼓勵世界攜手合作的新敘述,建立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嗎?」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
    「對塑造人類歷史的各種不同敘事描寫出色,深具價值。」

    ★拉傑.帕特爾(Raj Patel)|《廉價的真相》作者:
    「安薩里再地成功書寫出鞭辟入裡、卻又淺顯易懂的當今世界故事。他靈巧地從歷史擷取範例,扭轉了『純粹文化或種族』觀。橫越空間與時間,融合各種概念,創造出當代世界。安薩里是文明交會的迷人導遊,帶我們認識這世界永恆又充滿希望的改變之力。」

    ★查爾斯.韋勒(R. Charles Weller)|研究伊斯蘭世界的歷史學家:
    「安薩里將多元複雜的人類經驗編織成一個個說服性十足的故事線,以他著名的腳踏實地和博學多聞,將我們帶入動人的『眾多敘述形成的全球大敘述』。根據他個人的跨文化經歷、數十年的關鍵研究與反思,本書與我們密切相關,更是我們時代一個重要而獨特的聲音。」

    ★法里巴.納娃(Fariba Nawa)|美國自由記者:
    「寫給資訊爆炸的人類文明,宛如一場深度導覽,展示我們從歷史初始就形成全球連結。安薩里解開複雜理論,解釋了昨日之我如何成為今日之我們。」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都活在以各文明為中心的敘事中,用不同的故事建構出想像的共同體或歧視鏈。然而,拜科學和史學蓬勃發展所賜,現代社會終於有了更完整、全面的知識,能夠穿越上百萬年的時空,來仰望整個人類歷史的星空。安薩里這位卓有見地的導師,在這本書用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方式,讓我們愉快地見識到各文明中心之間如何形成不斷變動的星座──帝國、國家和民族互相深刻影響、唇齒相依,並且也相信我們全人類可以創造出彼此共榮共好的敘事。」

    查看更多...
  7. @生來張狂:科比‧布萊恩傳
    $250.00

    內容簡介

    生也傳奇,死也傳奇
    永遠不滅的曼巴精神!
    NBA史上風格最鮮明,
    讓球迷又愛又恨的傳奇人物

      《Men’s Journal》雜誌年度最佳書籍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運動書籍獎決選名單入圍

      「大家會怎麼記得他?」
      24號?8號?單場81分?史上得分手段最多的球員?最接近喬丹的那個人?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親愛的籃球》?
      還是那場令全世界籃球迷心碎的意外事故?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科比.布萊恩的一生,都值得全世界球迷再三追思。

      科比.布萊恩是NBA史上絕對無法忽略的偉大球員之一,對於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與影響無庸置疑。即使身處體育界最風光、隊史擁有無數名傳奇球星的洛杉磯湖人隊,他仍然佔據著鎂光燈的焦點,就連引退賽都吸引了全球籃球迷的目光,並帶給大家難以忘懷的一晚。

      本書由知名運動作家羅倫.拉森比操刀,深入這樣一位偉大球星的人生,以科比最討厭的外號「SHOWBOAT」(愛現仔)作為全書主題,彰顯科比一直以來都在試著跟全世界證明自己,那種「Love me or Hate me」的哲學。

      除此之外,全書用極長的篇幅,鉅細靡遺的講述科比的家族故事、他從出身開始的人生經歷、與父母決裂的過程、婚姻關係,甚至是那個轟動一時的涉嫌性侵案。

      要了解科比.布萊恩的生涯軌跡,這是一本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推薦人

      熱血NBA作家 HBK
      暢銷作家 陳宏宜
      鬼才導演 盧建彰
      運動視界主編 楊東遠
      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家族慈善主任 張瀞仁Jill
      知名體育主播 楊正磊

    各界好評

      「羅倫.拉森比以手術般的精準,熟練地剖析了這個世代最迷人的籃球員的人生。是什麼原因讓科比.布萊恩長期以來享有這麼大的聲量?拉森比以絕佳的報導能力,並精準調查科比的種種考驗、成就與艱困之處,將此書呈現給您。」——喬納森·阿布拉姆斯,《Boys Among Men》一書作者。

      「隨著《生來張狂》一書出版,我們領悟到早該給予作者羅倫.拉森比他該有的地位了:當代最優秀的運動傳記作家。先是無比驚艷的《麥可喬丹傳》,現在則是以他驚人的研究、優美的文筆撰寫了這位謎一般的湖人隊超級球星的傳記,拉森比已經進入了一種高深的境界:他人一邊佩服著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東西,同時又等不及想拜讀他接下來寫就的東西。」——彼得·戈倫伯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對資深籃球迷來說,本書對布萊恩球場上的成就,做足了十二分的分析,且對於他與家族的互動更是擁有紮實的資料……他以充滿真知灼見的角度,來看待這位複雜且仍相對年輕的男子。」——菲爾.泰勒,《華盛頓郵報》。

      「就像是拉森比上一本關於麥可.喬丹的著作,《生來張狂》找到了嶄新的角度來接觸那些我們每天關注其職業生涯一舉一動的人們。拉森比先生在此書中以非常聰明的角度,專注在布萊恩先生職業生涯最後幾個年頭上。」——威爾.萊區,《華爾街日報》

      「非讀不可。」——傑瑞米.沙普,《ESPN》

      「羅倫.拉森比是運動傳記界的大衛·麥卡洛。」——麥特.「金錢」.史密斯,福斯體育廣播電台。

      「拉森比鉅細靡遺的研究,與美妙的筆法,擘畫出NBA偉大球星之一那複雜、迷人的畫像。」——科特.賀寧,《NBC》體育台「Pro Basketball Talk」主持人。

      「本書能輕易擠進湖人隊必讀書單之中。我曾讀過菲爾.傑克森的《Eleven Rings》、珍妮.巴斯的《Laker Girl》,以及《Madmen’s Ball》,不過上述幾本書都無法與《生來張狂》相提並論。快去買一本來看。」——知名湖人迷社團「Lakers Outsiders」。

      「拉森比把布萊恩的故事說得真棒……會有好一段時間,這本書肯定是科比.布萊恩最棒的傳記。」——科克斯評論。

      「《生來張狂》不只是場精彩的秀。它不只訴說了這個男人球衣背後名字蘊含的意義,甚至訴說了球衣正面那個名字的事情。」——提姆.大衛.哈維,《Basketball Buzz》。

      「一提到職業籃球,羅倫.拉森比肯定是最優秀的發聲者之一……他的新書《生來張狂》,是一本講述洛杉磯搖擺人愛恨情仇的傳記…...這本書精妙地剖析了大家熟知的科比外的另一面——他是個瘋狂的競爭者——並用更全面的角度,讓讀者看到,推動他攀上職業籃球巔峰的原因為何。」——西恩·布爾希,福斯體育台「Lake Show Life」主持人。

    查看更多...
  8. 武漢封城日記
    $117.00

    內容簡介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2020年1月23日,星期四,號稱「九省通衢」的武漢市由於要防止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擴散,宣布所有公共運輸停止運行,隨後湖北省黃岡、鄂州、仙桃、赤壁等城市也跟進,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封城」防疫戰,消息一出,舉世譁然。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情感深刻、動人且入微。即便孤身在封鎖之中,郭晶仍想盡一己之力做點什麼。她盡力關懷城市停止運作時仍需要工作的清潔工、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記錄周遭的變化。人被隔離的特殊心理變化,以及在此情況下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重要性與溫暖,是如此真實且讓人憂傷。城到底要封閉多久?沒人知道。疫情到底擴散得多嚴重?沒人知道。網路流傳的各種聳動影片,是真的嗎?沒人能肯定。在即時新聞與資訊傳遞如洪水般每秒不斷沖刷人們認知的現在,我們竟無法確知在一座封閉的城市裡,人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而在疫情不分國界、距離,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時,郭晶發出的微小聲音因此彌足珍貴,她說: 有人說疫情過去,人們就很快會忘記,但遺忘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可能無法記得所有人,但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忘記這段時間。 我們還會帶著這段日子的記憶生活下去。 大家擔心的遺忘究竟是什麼? 是我們的社會不能因為這場疫情而有所改善,是下次發生類似的災難的時候依然沒有完備的防控體系,擔心依舊會有人要做無謂的犧牲。
    查看更多...
篩選

8 Items

每頁
Set Descending Direction
查看 Grid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