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即享九五折!購買任何2件產品可享本地免費送貨服務!
篩選

16 Items

每頁
Set Descending Direction
查看 Grid List

電影

  1. 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
    $210.00

    內容簡介

    鍾孟宏的第一本文字影像書
    【鍾導&中島合體之作】
    私藏的人生往事˙珍藏近40年的攝影創作
    看過他的電影,這一次讀他的文字、看他的照片

    金馬獎導演第一手回望
    幽默訴說人生路上跌跌撞撞的鳥事
    那些比電影更真實,也更不真實的生命故事

    「我常不自覺地進入一個夢,然後又不自覺地從夢中被踢出來。」

    童年、求學、出國、拍廣告、拍電影
    紀錄片《醫生》、劇情片《失魂》《一路順風》《陽光普照》
    壞人 vs 善惡、售票員 vs A片、吳郭魚vs鄉愁
    太陽系、MTV、walkman,屬於五、六年級的影音記憶……

    ▌說故事的鍾導有私藏的人生故事,拍影像的中島也有珍藏的攝影作品
      鍾孟宏,台灣電影界重要的名字,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除了慣常自編自導的自己,他還有一個重要分身──攝影師「中島長雄」。這個名字始自他的電影《停車》,他突然為身為片子攝影師的自己取了一個藝名:「大家都叫我鍾導,那麼就叫中島(鍾導諧音)長雄吧!」他還強調「長雄」二字聽來十分陽剛,很有氣勢。原以為的玩笑,最後在電影字幕上成真。很多人都很好奇日本攝影師中島長雄是什麼來頭?這個本尊與分身的業內笑話,是屬於鍾孟宏才有的幽默。在這本私文字影像書中,說故事的鍾導,與另一個鮮為人知擅長影像的中島合體,帶我們看見那些他私藏至今的人生往事和回溯近40年至今的攝影作品。

    ▌為什麼拍黑道大哥這麼逼真?壞人為何如此迷人?也許《陽光普照》可以拍得更好?
      好不容易出國從資工系轉念電影留學回來,卻發現台灣電影圈已變成一塊荒地?! 導演路上,他如何跌跌撞撞,不放棄理想?從交大、赴美,看著同學,他如何一步步邁向自己憧憬的影像之路?拍廣告謀生的甘苦與荒謬?為什麼廣告朋友奉勸他,客戶只要餿水,不必弄餡、桿水餃皮?沒混過黑道,為何他的黑道大哥選角如此逼真?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現》如何影響了許多大導演?影像的真實性為何?是眼睛所見?還是隱藏在內心裡一塊不自知的角落? 哪個導演的電影讓他哭到笑出來,又笑到哭出來?為什麼他最愛溫德斯的《美國朋友》?為什麼台灣色情電影業者,走在整個時代的最前端?羅伯・法蘭克的經典攝影集《美國人》,如何對他的攝影開啟了悠悠的一扇窗?如果滿分是五顆星,在他心中六星級是哪本小說?哪本九百頁的經典文學名著,如果早幾年讀過,《陽光普照》或許會拍得更好?若是早十年看過,不知還會不會想拍電影?《瀑布》中王淨的角色,如何讓他明白角色宛如靈魂一般,駐紮在演員的心中?拍完《瀑布》,他甚至做了一個台灣將被環保核彈攻擊的怪夢?!

    ▌那些我們以為的鳥事,其實一點都不鳥
      大學修課被當,出國讀書沒錢畢業,在美國紐奧良看脫衣舞看到空虛,入行被嫌學歷高不好用,沒工作上門,拍廣告片被盧,在雲南大陸上急找廁所,在高速公路上差點翻車,被載客司機丟包,公寓被警察破門而入,這些大大小小讓人煩心、讓人卡關、讓人茫然、讓人挫折的鳥事,有天回望,其實一點都不鳥。這跌跌撞撞的一路,正是成長的軌跡。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非常多故事,很多人在這些故事裡,一天一天地過活,而且活得很自在,但是也很多人,在故事裡,一年一年地爬行,活得度日如年。拍電影的人,沒有年月日,他們生命的劃分,就是第一部電影,第二部電影……每部電影中間,都在虛虛渺渺、很不踏實地在時間的縫隙裡緩緩度過。」
      

    查看更多...
  2. 好電影的法則(經典修訂版)
    $117.00

    內容簡介

    暢銷上萬冊,業界好評書目
    ▌看懂好電影,拍出好故事 ▌
    Youtuber時代,受用一生的啟蒙課

    《教父》導演、《刺激1995》男主角、《玩命關頭》導演、《阿甘正傳》編劇、
    《慾望城市》編劇、《侏羅紀公園》編劇、《神鬼戰士》剪接師,他們入行的第一課
    UCLA逾60年教學精華,這些課程,孕育了 107 座金像獎
    278 座艾美獎 80 座金球獎 62 座電影獨立精神獎

    不去好萊塢,就能學到美國電影工業的行規與實務經驗
    行話|預算|導演|編劇|運鏡|角色|配樂|情節鋪陳
    教學心得+實務經驗+同業篤信的職場座右銘+大師精選佳句

      二十年前UCLA的一堂羅曼•波蘭斯基《怪房客》鏡頭賞析課,開啟了作者人生的電影之路。從 UCLA 畢業生到教師,作者尼爾‧藍道的電影知識承襲了逾60年歷史的 UCLA授課精華。這些課程曾孕育出:

    ●導演──柯波拉、Alex Gibney、《一路玩到掛》《站在我這邊》Robert Reiner、《女孩半夜不回家》Ana Lily Amirpour、《繼承人生》Alexander Payne、《玩命關頭9》Justin Lin、《白日夢冒險王》Ban Stiller、《神鬼奇航》Gore Verbinski……

    ●演員──《養子不教誰之過》James Dean、《刺激1995》Tim Robbins、《搖滾教室》Jack Black……

    ●編劇∣剪接──《阿甘正傳》編劇Eric Roth、《侏羅紀公園》《不可能的任務》《蜘蛛人》《印第安納瓊斯》《星際戰警》王牌編劇David Koepp、《自由大道》編劇Dustin Lance Black、《慾望城市》催生人 Darren Star、金獎剪接師 Scalia、《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製片Frank Marshall……

    ▌從 UCLA 畢業生、教師到國際顧問,兼具教學心得+實務經驗
    這些課程不僅反映了藍道在UCLA電影學院的教學經驗,還融合了他的實務經驗,以及同業和電影大師篤信的職場座右銘及精選佳句。藍道教學之外,也身為國際編劇顧問,他與20世紀福斯、迪士尼、環球和哥倫比亞等公司合作劇情片,並為華納兄弟、Touchstone、時代生活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拍過電視試播帶。為了讓大家不必像他當年茫然摸索,更快上手,看出電影好壞,他將UCLA電影授課精華濃縮為101堂課,與所有愛好者與從業人員分享,揭露好電影,如何好的關鍵。

    ▌關於拍電影,你明白這些事嗎?
    不論廣告、微電影、劇情片、紀錄片,好故事該如何開場?
    哪十三種電影手法一出招,立刻曝露你是電影菜鳥?
    劇本一頁等於銀幕幾秒?好鏡頭,如何善用三等分法則?
    動畫片的重點是「揮灑」想像力,而非「揮霍」想像力?
    好片名,如何一語雙關,又好聽好記?
    如何簡報,是美國電影工業認可的有效方式?
    敘事結構不佳,為何第二幕就見真章?
    拍片過程如何省下時間又省下金錢?
    為何大導演說,偉大的作品是因為準備好等待意外發生?
    所有電影人都該把退件視為一種過程?

    ▌如何說個好故事,讓觀眾起立鼓掌?
    用演的,別用說的!
    把內心世界視覺化
    有缺陷比完美的主角更具魅力
    開始要强而有力
    創造吊人胃口的慾望之物
    用一句話道出一部片的精髓
    善用「但是」的爆發力
    情節是肢體的事件,故事是情緒的事件
    故事關心的是角色,主題關心的是人性

    ▌Youtuber時代,我們需要學會的基本影像力
    說好故事,既困難又容易,從 Youtube 上 po 影片、廣告、產品行銷到微電影,從紀錄片到劇情片,面對影像無遠弗屆的強大溝通力和敘事力,如何說個好故事,讓觀眾起立鼓掌?這些你原本以為的專業力,現在已廣泛運用在自我行銷和產品行銷上了,如何充實基本影像力,拍出好片,看懂好片,就看這一本。娛樂工業不再以好萊塢獨大,在今天已是全球產業。這101堂電影課,是電影新手該知道的基石,同時也提醒專業人士,是哪些元素造就了一部偉大作品,從情節鋪陳、角色塑造、燈光、音樂、剪接到合作。期待這些課程能啓發你用電影說出自己的故事,與世界分享你獨一無二的心聲與視野。

    本書特色

    • 最受歡迎的 UCLA 電影課,逾60年電影精英的授課菁華
    • 金像獎電影大師柯波拉、演員 James Dean 、Tim Robbins、Ban Stiller、紀錄片導演 Gibney、剪接師 Scalia 等人,入行啓蒙的第一課
    • 導演、編劇到運鏡,101 堂融合大師經驗法則、職場座右銘的好電影入手關鍵
    • 第一本傳授用「影像」說好故事的基本常識,給專業工作者,也適合影評及愛好者。

    本書為《好電影的法則:101堂電影大師受用一生的UCLA電影課》之全新修訂版

    查看更多...
  3. 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
    $153.00

    內容簡介

    最好看的吉卜力故事,
    最爆笑又感人的創作現場。
    日本讀者盛讚:「這就是吉卜力30年多來的精選輯。」

    鈴木敏夫暢談與高畑勳、宮崎駿合作的過往,
    與19部吉卜力動畫的幕後故事與秘辛

    ★獨家收錄:吉卜力三巨頭唯一一次歷史性對談
    ★官方授權彩圖,全書精采圖文呈現
    ★吉卜力授權龍貓LOGO用於封面設計

      「這本書以作品本身為主,從《風之谷》到《回憶中的瑪妮》……因為事先想好了要跟記者說的內容與主題,在面對記者時,我幾乎隨心所欲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全部加起來,說了四十多個小時的話。結果成了描述宮崎駿與高畑勳兩位天才思考回路的內容。」——鈴木敏夫

    金獎王牌製片人的機敏vs.天才導演們的才華+熱血+?????
    「再也沒有比天才的思考過程更有趣的事了。」

      超級製片人眼中的天才導演們
      動畫史一百年,若說吉卜力三巨頭:高畑勳、宮崎駿與鈴木敏夫撐起了半片天一點也不過分。究竟這間最初一個月只能製作五分鐘長度、位在東京市郊的動畫工作室,如何製作一部部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動畫作品?

      本書作者為一路支持著高畑勳與宮崎駿兩位天才導演的王牌製片人鈴木敏夫。從成立吉卜力工作室前聯手完成的《風之谷》啟航,老少咸宜的《龍貓》、文學性強烈的《螢火蟲之墓》,票房屢創紀錄的《魔法公主》、《神隱少女》,及至近幾年引爆話題的《風起》《回憶中的瑪妮》……鈴木敏夫暢談這兩個風格強烈的靈魂碰撞出來的火花。

      鈴木同時聊及吉卜力旗下中生代導演近藤喜文、宮崎吾朗、米林宏昌的創作過程。書中滿滿吉卜力十九部最著名的作品誕生祕辛,是一部緊張刺激又有意思的全紀錄,也是喜愛吉卜力動畫的人不容錯過的製片人觀點的吉卜力史。

    每天都宛如打仗般的工作現場
    原來吉卜力的電影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風之谷》當時大家都以為是最後一次做電影
    《天空之城》從宮崎駿「我再也不當導演了」重新出發
    《龍貓》起初是宮崎駿希望由高畑勳執導
    《螢火蟲之墓》還沒完成就直接上映!
    《紅豬》、《平成狸合戰》「既然我拍了豬,狸貓就交給高畑先生了。」
    《魔法公主》「是否應該賜死黑帽大人……」
    《隔壁的山田君》「拿掉那些太有趣的花絮吧?!」
    《神隱少女》原來無臉男才是男主角?

    查看更多...
  4. 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全彩精裝版)
    $283.00

    內容簡介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天才一族》等片,
    十秒之內,你就能辨識出是魏斯·安德森的作品

    最新作品《法蘭西特派週報》,2021年秋天院線上映!

    對稱置中、繽紛色彩、精緻場景,與不按牌理出牌的敘事,
    當代最具視覺魅力的電影導演魏斯•安德森,
    他的美學影響著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

      魏斯·安德森的電影裡,有著令人驚艷的色彩運用,住著古怪但憂鬱的主角,而且這些角色以某種方式反應了我們自己崩壞的人生。——伊恩·納桑(本書作者)

      無論是《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賞心悅目的畫面與場景,《犬之島》以滿滿的和風元素打造科幻感動畫,描繪紐約怪咖家庭的《天才一族》,與三兄弟大鬧印度的《大吉嶺有限公司》等等……好萊塢奇才導演魏斯·安德森,以充滿個人品味的作品深受觀眾喜愛,也是當前極少數兼顧叫好與叫座的藝術片導演。

      曾任全球首席電影雜誌《帝國》主編、資深電影文字工作者伊恩·納桑,帶你依照時間順序,一一認識魏斯·安德森每部作品的運鏡、劇本結構、場景設計、與髮妝配樂,背後的手法和意涵,並就他的創作生涯提供權威性的定位評價。

    ● 書中收錄200多張彩圖,並搭配大量訪談、影評、票房資訊和影史資料,具體道出:從敘事、鏡頭語言、色彩配置到固定演員班底,魏斯·安德森的風格指南;
    ● 鏡頭外的導演個人故事,如何延伸融入作品之中;
    ● 魏斯·安德森汲取文學、藝術與電影養分;並把招牌風格延伸至廣告、商品與展覽。

    ■安德森語錄
      「 我有一套拍攝東西安排佈局、設計場景的方法。……我也曾考慮過改變作業方式,但說實話,這是我喜歡的方式。這有點像是我做為導演在電影裡的個人筆跡。我已經在某個時刻下了決定:我要用我自己的筆跡來寫。 」

      「 我拍電影時,很有自覺地試著做一些不同於過去做過的東西,可是一旦所有元素整合在一起,大家都說只要看十秒就知道那是我的作品。 」

      「 我喜歡的幽默,是來自人們的不安全感和脆弱……」

      「你拍攝電影時,你不只是從混沌建立秩序,你創造了一個新的渾沌,是這個混沌試圖要拍出一部電影。」


    本書特色

    ★第一本完整介紹魏斯.安德森創作歷程的專書,包括至今的10部電影(收錄最新作品《法蘭西特派週報》(前譯「法蘭西快報」,The French Dispatch)),10部短片與11部廣告作品

    ★超過200張彩圖,涵蓋劇照、片場照,兼及電影史相關資料圖片

    ★以時間軸順序逐一介紹每部作品,同時回溯魏斯.安德森的成長經歷,詳述他集編劇、導演、製片於一身,有時還兼做訪談、寫書、策展的文化養分

    ★精裝本,內附歷年作品海報拉頁

    查看更多...
  5. 變身影視製作人!你就是主創團隊的靈魂
    $250.00

    內容簡介

    想加入影視業?就從成為一名製作人開始!
    「製作人」是拍片團隊的關鍵推手,也因為製作人,一部影片才得以存在。
    從企劃、資金、招募到開拍,沒有製作人,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美國Amazon 4.7顆星好評、影視製作專書暢銷No.1
    國外影視相關科系必用聖典,新手製作人必備參考書!

    劇集《通靈少女》製片人、鏡文學內容籌製部總監 劉瑜萱 專文導讀

    誰說優質影片一定要「斥資高成本」?預算有限也能拍出新高度!
    無論是電視、電影、YouTube;劇情片、紀錄片、MV,
    製作團隊的靈魂──「製作人」,該如何掌控所有環節、成功催生作品?
    ★國際獲獎無數、美國知名電影製作人Maureen A. Ryan親自傳授25年實戰經驗,製作人必須掌握的21個步驟:

    1企劃→2順場表→3預算編列→4資金募資→5選角→6前製→7拍攝場景→8劇組人員招募→9法務→10保險→11製作期程規劃→12拍攝期→13安全須知→14完片→15後製階段→16聲音→17音樂→18檔案資料素材→19行銷宣傳→20影展→21發片銷售

    《變身影視製作人!你就是主創團隊的靈魂》按照製片步驟的時間順序,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教你如何在預算內完成製作──聚攏所有相關資源,重點一次獲得!

    本書特色

    ★資深專業製作人Maureen A Ryan親自傳授25年實戰經驗
    ★從企劃到發行,總共21個階段,一條龍解說全部到位,初學者必備
    ★馬上能夠現學現用、在第一線實踐的工具書,影視相關科系學生、影業從業人員必讀

    查看更多...
  6. 好電影如何好?教你看懂電影的20堂課
    $143.00

    內容簡介

    你喜歡看電影嗎?
    你覺得某部片很好看嗎?
    除了「好看」,你還能從中看出什麼?

    20堂電影課,解構百餘部西洋電影,
    從經典到類型,從藝術片到商業娛樂片,
    帶你看出更多有趣、以往從未發現的細節!

      《王者之聲》喬治六世廣播演說的場景震撼人心,關鍵竟在剪接師的鏡頭安排!
      你以為無聲電影的時代過去了嗎?看看《辛德勒的名單》如何利用無聲畫面製造戲劇張力!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以救生艇隱喻Pi的孤獨,希區考克作品裡的救生艇又代表什麼意思?

      電影是動態的語言,有獨特的文法與規則,它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裡演示許多事件,並由許多不同的元素組合起來,諸如:視覺、音效、背景音樂、光線控制、時間掌握、空間安排、動作以及對白。只要了解「電影文法」,徹底解析這種語言,你就能在觀影中得到更多收穫,看到其他人沒有發現的趣味。

      本書提供20堂有關於「看電影」的課程,列舉多達100部電影做為範例,不管是好片、爛片,如何從一部片,看出一些以往你從未發現過的趣味,讀懂一些從前你根本不在意的橋段,讓你驚覺「看電影」原來是一種獨特的動態語言的學習:

    • 音效課─無聲勝有聲:獲獎無數的《大藝術家》,向開啟全球電影史序幕的黑白默片致敬!
    • 光影課─明暗對比:還記得《魔戒二部曲》,聖盔谷浴血之戰與白袍巫師甘道夫再現的場景嗎?
    • 開場課─精采到讓人忘了手中的爆米花:伴隨你我童年的《法櫃奇兵》,如何創造闖關無敵的冒險英雄人物?
    • 課堂小測驗:你能看出電影裡的多少細節?找一下《亞果出任務》,裡面有一切我們想要看的元素!

      每個人都是分析電影的專家,一般觀影者欣賞的電影數量,到了二十五歲時就會比一生讀的書還要多!所以其實你也可以擁有自己對電影的解析、闡釋,而且沒有人可以擁有你的見解。一部電影包含了許多元素,但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分析、詮釋這些元素如何影響電影的意涵。你可以是觀影者,也可以是不再被動的原創作者。

      準備好從全新的角度欣賞電影了嗎?

      【練習1】
      想觀察演員如何發揮他們的演技嗎?選一個你喜歡的演員以及他所演出的不同類型電影,觀察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下如何演出?例如,珍妮佛.勞倫斯在《瞞天大佈局》、《派特的幸福劇本》和《飢餓遊戲》中,如何運用眼睛、嘴巴、身體、聲音等技巧去演活不同角色?

      【練習2】
      想了解光線、取景等技術對電影的影響嗎?你可以在接下來觀看的五部電影中,特別專注於技術部分。你需要看兩次,第一次享受故事的基本架構,第二次則專注在那些技術元素上。照這個方法看過幾部電影後,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察覺到那些技術元素在電影裡的運作功能。

    查看更多...
  7. 昨天今天明天:內地與香港電影的政治、藝術與傳統
    $128.00

    內容簡介

    本書以電影個案形式,輔以當代歷史脈絡和社會現實,討論電影作為普及的藝術創作,電影作者如何直面電影的政治及社會功能,又怎樣面向觀眾。

    第一部分「子不語:民國電影的聲色政治」以薛覺先、費穆等的電影為例,討論民國時代的電影檢查政策。第二部分「怪力亂神:香港電影的禁忌與圖謀」,涉及英治時代香港的政治審查和殖民文化政策,所討論的諜戰、神仙鬼怪、壓抑和愛慾,都是過往甚少討論的冷門題目。第三部「亂世浮華:表象與真實」,探究在社會緊張騷動和充滿政治禁忌的年代,電影如何通過製造鏡花水月式的鏡像世界來扣問社會議題。

    本書的研究結合檔案資料的梳理,將電影文本與歷史文化脈絡化,採用綜合分析方法,回答當代歷史、政治和電影美學的問題。

    查看更多...
  8. 當年相戀意中人之港產片回憶(增訂本)
    $98.00

    內容簡介

    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可能是最具活力最富創意最有火花。

    幾多經典對白,多少難忘角色,隨手拈來都是值得談論值得翻看的好電影。

    七十後著名插畫師Rex Koo,將十數年間精采絕倫的觀影作品,用畫筆記錄下來。

    增訂本新增近10幅全彩畫作,另補充若干感情回憶文章,帶大家重溫港產片的黃金時代。

    查看更多...
  9. 致: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我們
    $88.00

    內容簡介

    身兼作者、導演、編劇、演藝學院老師的陳詠燊Sunny,首本有關電影文章結集,談電影、談演員、談電影製作、談頒獎禮、談電影文化。


    對於疫情、主流荷里活大片、合拍片等等影響的香港電影界,Sunny說要改變現有狀況,真正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只有落手落腳去做。一理通,百理明;Sunny想說的,其實又不止香港電影。


    香港人,做好自己本分,再在每一個行業、崗位都做好傳承的工作,才能讓我們可以以最好的狀態,迎戰面前的風浪。

    查看更多...
  10. 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
    $160.00

    內容簡介

    最受韓國大眾喜愛的影評人 X 受韓國全民喜愛的導演
    一同解鎖奉俊昊的電影語言、作品思想

    • 影評+訪談,深入剖析奉俊昊20年間共7部電影長片
    • 奉俊昊認證,比他本人更會解讀奉式電影的影評人
    • 交叉檢索所有作品,全面觀照奉俊昊的永恆探問與美學表現
    • 《寄生上流》「上映版」完整189個場景解說

     

    本書收錄影評人李東振為奉俊昊迄今為止總共7部電影長片撰寫的影評,提供讀者深入、不一樣的觀影角度,再加上李東振與奉俊昊導演的電影相關座談會內容,以便讀者更進一步了解奉俊昊自身的人格特質、作品思想、藝術追求。


    身為藝術片導演,為何奉俊昊的作品可以屢破南韓票房紀錄,擄獲南韓廣大觀眾20年?
    藝術成就與電影娛樂性不相衝突的奉式成功祕訣何在?

    循著奉俊昊鐘愛的垂直動線
    從《寄生上流》向下探源
    挖掘在其充滿娛樂性的類型片外衣之下,
    令觀眾又笑又哭的「奉式電影社會學」

    從近年的《寄生上流》、《玉子》、《末日列車》,
    到早年的《非常母親》、《駭人怪物》、《殺人回憶》、《綁架門口狗》,
    讓韓國影評人第一把交椅 李東振
    為你破解奉俊昊如何一次又一次以強敘事、重構圖的奉式風格,
    帶領觀眾一起踏上這條以電影為媒介的社會與人性探索之路。

     

      什麼是「奉式風格」?

    • 從一種類型展開,再徹底顛覆

    奉俊昊凝視的地方,總是在類型(genre)的背後。不論是犯罪懸疑片、末日科幻片、奇幻冒險片,或刑偵電影、怪獸電影,他以個人風格依照類型的規則讓電影往下走,或刻意違反慣例製造驚喜,直到抵達轉折點。奉俊昊的電影都有一個反轉點,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披露故事的核心主軸、他的視線所在,將整部電影的路線徹底翻轉。

     

    • 運用空間來體現核心主題

    不論在社會主題或電影美學的層面上,比起水平視野,奉俊昊更專注於垂直。在他的作品中,不只空間高度成為階級身分的譬喻,垂直的動線與構圖也無處不在,以獨特的電影語言持續強化作品主題。

     

    • 細膩的質感與威力的量感兼具

    奉俊昊以顯而易見的幽默、經過精密計算的劇本為血肉,以充滿象徵意義的細膩鏡頭設計為骨幹,包括以狹小空間意味休息或救援之地、遼闊的外部空間意味恐怖,或是以腳代表墮落的公權力、以手象徵母性的複雜度,或是以視線打破電影世界與現實的區隔……無一不造就了奉式電影的大眾吸引度與美學完成度。

     

    • 悲觀看待人類社會,認為體系無法拯救個人

    奉俊昊鏡頭下的世界,微小的希望往往寄託在樸素簡陋的地方,夾帶著生活的瑣碎幽默。他冀望的世界不是人人都有能力照顧親生孩子的地方,而是連別人的孩子都能一起照顧的地方。

    他不相信權力體系發出的優雅、有力的語言。當社會體系或制度下隱藏著人們的歇斯底里與不安,化膿的地方總有一天會流出臭汁。而比起反抗體制的英雄,奉俊昊更想展現的是,普通人在體系無力救贖的社會下努力生存時那種荒謬又讓人心痛的真實模樣。

    查看更多...
  11. 當代名導的電影大師課:
    $160.00

    內容簡介

    ▌一百個導演有一百種拍片方式,他們都是對的 ▌
    丟開電影教科書,國際神導教你拍出好電影,看懂好作品

    好不容易進到電影學校,卻發現沒大師來上課?
    史柯西斯|北野武|阿莫多瓦|柯恩兄弟|王家衛|大衛‧林區|伍迪‧艾倫
    作者決定親口問這20位享譽全球的超級名導:
    「厲害電影,到底怎麼拍?」

    想學習電影,找個心理醫生,也許比老師更有用。─阿莫多瓦
    這本書,偷走了我們的「小祕密」!─約翰・鮑曼
    警告所有未來的電影創作者,最大危險是你自以為了解電影的一切。─伍迪・艾倫
      
    課堂上不教的實戰電影課
    從啟蒙片單、劇本、選角、導戲、攝影、鏡頭、剪接到片場實況
    初學者直入神髓,資深者練功秘笈!

    ▌學校不教,作者決定殺到導演面前,問明白
    作者進入紐約大學電影系,以為學校的著名校友──馬丁‧史柯西斯,奧立佛‧史東,喬和伊森‧科恩,會過來教些東西,或至少開個講座。但這件事從沒發生過。既然學校沒安排,作者決定「親自」找這些大師問清楚:電影,究竟該怎麼拍!

    這份不可能的任務,最難的不是列名單,而是如何讓這些大師從他們超荷的工作量中騰出時間!唯一能讓大師們坐下來好好接受訪談的機會,就是宣傳電影的時刻。作者做足功課、列好問題、交叉比對各個導演的宣傳行程,殺到面前,趁著導演們新作甫成、餘熱未盡,一次問個夠!導演中,誰最惜話如金?誰的說話速度,讓作者也招架不住?誰的回答,無敵快狠準?

    ▌第一手觀察,作者對大導演的神點評
    ˙法國影迷一直把伍迪‧艾倫當神,他表達清晰,思考睿智,鎮定自若,從不離題。
    ˙大衛‧林區不是你想像的樣子,他是我見過最樸實、溫暖、迷人的導演之一,這也讓人更加憂心,他內心的黑暗面是如何地波濤洶湧!
    ˙跟高達的訪談進行了三個小時,好幾次我對自己說:「天哪!這聽起來好有趣,但他到底在說什麼啊?」
    ˙史柯西斯對電影史的知識,就像一本百科全書。
    ˙我預期柯能堡會是一個飽受摧殘的可怖之人,但卻完全相反,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溫德斯的分析如此深入,讓我覺得自己彷彿是精神醫生,而不是記者。
    ˙提姆‧波頓的回答夾雜了手勢、表情、音效、咯咯笑聲,從沒見過像他一樣天真的大人。
    ˙奧立佛‧史東有太多話要說,我必須竭盡全力控制這匹野馬。
    ˙吳宇森害羞、謙遜,他帶著促狹的微笑告訴你,他真正想做的,是寫詩。
    ˙柯恩兄弟經常會說「我不知道」,但這還算是好的回答,最糟糕的是他們只尷尬地聳聳肩。
    ˙北野武說話擺著一張撲克臉,如果你膽敢不點頭表示尊敬,你會以為他要殺了你。
      
    ▌大師的啟蒙養分,不藏私的看片清單
    哪些經典養分,吳宇森、史柯西斯、大衛‧林區、庫斯杜力卡、奧立佛‧史東一致推崇?教拍片,貝托魯奇和庫斯杜力卡不約而同必放尙‧雷諾瓦的《遊戲規則》;阿莫多瓦最大的靈感來源是希區考克?哪四部電影是大衛‧林區心中的完美拍片範例?提姆‧波頓和尚–皮耶‧居內都說學拍電影,最好從動畫開始;執導《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的居內竟然看了十四遍《發條橘子》?!

    ▌丟開電影教科書,商業片、藝術片都可以
    ◎選角,不找演過黑幫老大的人來演老大?
    薛尼‧波拉克導戲的第一件事是告訴演員「不要演,只要讀台詞。」伍迪‧艾倫的訣竅是「找個有才華的厲害演員,讓他們自己演」;史柯西斯說演員的「即興演出」為電影帶來了生命;溫德斯從演員表演中發現了戲的結構;柯恩兄弟發現,讓演員「演繹劇本沒寫出來的部分」,效果異常好;北野武說若要找人演黑幫老大,就不要找演過黑幫老大的;庫斯杜力卡認為讓演員「少說話」更能傳達情感效果;高達則說:「我從來沒有真正指導過演員。」

    ◎到了片場該幹嘛?
    貝托魯奇討厭事前準備,甚至想看看能不能夢到隔天要拍的鏡頭;伍迪‧艾倫根據當天心情來決定該怎麼拍;吳宇森從來沒有分鏡表,喜歡在片場創作;模範生史柯西斯則說前面三個傢伙的行徑簡直無法想像,到片場前絕對要超前部署,準備萬全:「退一萬步來說,至少每天晚上得知道隔天的第一個鏡頭要怎麼拍。」

    ◎導演該如何面對劇本?
    劇本怎麼寫?誰來寫?要不要為觀眾寫?電影要多忠於劇本?史柯西斯說「劇本最重要,但不要成為劇本的奴隸」;庫斯杜力卡說如果你為觀眾拍電影,你就無法令他們驚訝;北野武說拍片絕對要用自己寫的劇本;提姆‧波頓卻說「沒道理自己寫劇本!」,唯有這樣才能客觀超然;柯恩兄弟冷靜精準的風格其實就是「忠於劇本」的結果;王家衛則說只要掌握劇本裡的「空間」,拍片時就自然能決定角色的「行動」。

    ◎導演們怎麼用攝影機?
    鏡位怎麼擺?多機或單機攝影?廣角還是望遠鏡頭?為何庫斯杜力卡、北野武不愛多機攝影,更不喜歡多試幾個鏡頭備用,柯恩兄弟甚至一個角度就搞定一場戲;吳宇森卻極盡所能使用多機攝影(15台!),史柯西斯備戰般畫出嚴密的分鏡表;拉斯馮提爾卻奉行「走到哪拍到哪」準則?大衛‧林區電影中流暢優美的運鏡,其實是在攝影機推軌車上「加了沙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電影,為何那麼神?導演親自上陣解答
    ‧《安妮霍爾》裡,伍迪‧艾倫出於直覺,神回頭直接與觀眾對話
    ‧貝托魯奇導《巴黎最後探戈》,直接帶演員去畫廊「看畫」
    ‧《巴黎,德州》讓溫德斯明白「故事的完整」,才是好電影的首要條件!
    ‧《我的母親》傳奇結尾戲,是阿莫多瓦在拍片現場「即興創作」的典型例子!
    ‧奧立佛‧史東超神統合《挑戰星期天》裡,多達三千七百多個鏡頭!
    ‧《變臉》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運鏡節奏,吳宇森將之類比為「歌劇」!
    ‧《花漾年華》令人驚艷,是因為王家衛把當它驚悚片拍?
     
    一致推薦

    台灣導演──陳玉勳|鍾孟宏|瞿友寧|楊雅喆|沈可尚|黃信堯|徐漢強
    女神殿/粉專「女神殿」殿長
    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主任
    陳奕凱/短片導演
    葉郎/粉專「葉郎:異聞筆記」文字工
    壁虎先生/影評人
    藍祖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古代學武之人窮極一生也尋不到一本武功秘笈,現在居然出了一本集合當代二十位電影大師的心法絕學,就算沒天分也要趕快練吧!」──陳玉勳

    「世上沒有導演聖經,但這本書能啟發試圖創造魔術的導演,找到內在的玩心和信心。」──沈可尚

    「透過作者的親身訪談,讓我們更貼切了解導演心中的那份電影地圖。」──黃信堯

    「阿莫多瓦說:不要借,用偷的!這本書是每個電影人的創作行竊指南,也是每個影迷駭入這20位偉大導演作品的藏寶圖。」──葉郎

    「閱讀本書過程,就像置身拍片現場,名導群一一抽張椅子到面前,讓我們見識那個當下,鑲嵌在他們腦袋裡的迷宮與鑽石。」──女神殿

    查看更多...
  12. 漫威宇宙:史丹.李與他的超級英雄
    $120.00

    內容簡介

    史丹‧李開創了漫威宇宙,
    美國終於有了自己的神話。

      鋼鐵人、復仇者聯盟、蜘蛛人、X戰警……
      這些在21世紀席捲全世界電影票房、成為普世「文化Icon」的超級英雄,
      全都誕生於20世紀中葉,出自史丹‧李主導的漫威公司(MARVEL)創作團隊。
      史丹‧李是誰?
      他不只是「漫威之父」,更是21世紀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娛樂、大眾文化創造者

      超人、蝙蝠俠、浩克、蜘蛛人……象徵哪些西方歷史、文化的人物與思想?
      漫威英雄具有什麼特殊價值,連大導演費里尼、亞倫雷奈都折服於史丹.李一手打造的美國新神話?
      美漫怎麼在史丹.李的手中影響美國人的價值觀、從二流文化晉升為美國文化輸出全世界的重要媒介?
     
      史丹.李——不只是「漫威之父」
      ●率先打破傳統英雄公式,以充滿人性的超級英雄開創美國神話
      在二十世紀四○年代的美國,任何為漫畫寫故事的人,都得在超人和蝙蝠俠這兩大角色的陰影下掙扎前進。然而,不斷重複這種「高空俯衝、拯救眾生、功成身退」設定、超凡脫俗的人類救星,對於寫故事的人來說是有趣的角色嗎?

      史丹.李對此抱持懷疑的態度。他不是讀DC漫畫《超人》和《蝙蝠俠》長大的,而是狄更斯、馬克吐溫等人的文學作品。他想寫的是那種描寫複雜的人物在各式各樣情感中掙扎的故事,從小就夢想著要寫出一部「偉大的美國小說」留名青史。他聽從自己的直覺,走上不一樣的英雄提煉之路,讓漫威所有的英雄具備有趣鮮明的個性,說起話來就像現實生活中的人一樣——像你我一樣不完美的真實人類。看DC的英雄,你看的是神;看漫威的英雄,你看的是人。

      史丹.李——像鮑布.迪倫一樣的藝術家
      ●讓作品成為巨大的文化畫布
      漫威的世界充滿了強大卻帶有缺陷的生物,而這個世界的創造者史丹.李,是否試圖向讀者展示什麼精神境界的寓意?抑或,故事背後並未蘊含更宏大的訊息,只有色彩斑斕的畫格、通俗易懂的文字,還有永遠戰鬥不休的酷炫人物?

      每當有人問起史丹.李某個角色或某個情節的真正含意,他會迴避正面回答,就像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鮑布.迪倫一樣,只是將一切交給讀者,任他們發展出自己的意見與看法。他的漫畫和鮑布.迪倫的歌曲一樣,都成了巨大的文化畫布,只要是對他們的藝術形式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在畫布上面描繪自己的解讀。

      史丹.李——讓共同基本信念凌駕分歧之上
      ●以責任感取代救世主理論,揭示美國與世界最需要的進步模式
      史丹.李相信:不論多麼聰明、多麼善良、多麼勇敢,都沒有人能夠將整個世界的重擔扛在自己的肩上。隨著每一部漫威電影的上映,人們對這個宇宙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雷神索爾、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蟻人、奇異博士、星際異攻隊和黑豹……儘管這些英雄在語氣、風格、在意的事物等各方面有千差萬別,但他們對於大眾、義務、責任感和同情心,都擁有相同的基本信念。

      漫威電影的宇宙似乎在暗示,如果連美國隊長和鋼鐵人這兩個驕傲、強大的莽漢,都能領悟到他們都在為更遠大的目標服務,並將彼此巨大的分歧放在一邊,那麼全世界的人也做得到。

      你從來不知道漫威的故事暗藏這些典故、原型

      ●漫威超級英雄與《塔木德》經典
      「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的過去沒有任何創傷。讓他成為美國隊長的唯一原因,只是想為國家盡一份責任的渴望。他這種以公共利益為導向的世界觀,與蝙蝠俠的唯我論截然不同。和蝙蝠俠、超人不一樣,美國隊長並不孤單,因為驅使美國隊長展開行動的並非基督新教的救世主理想,而是截然不同的神學概念:猶太教思想。

      不同於基督新教,經典《塔木德》描繪的猶太末世論,不等待神聖生物從天而降來修復殘破、混亂的一切,而在提醒它的子民:如果他們在地球上共同努力奮鬥、相互理解與扶持,將很快能夠獲得自由,迎接彌賽亞/救世主的時代。

      ●漫威超級英雄與猶太文化原型
      例如《驚奇4超人》裡的「石頭人」就像猶太教中的「魔像」,是以黏土塑成、可以自由行動的人偶,不僅身體強壯,精神上也具有強大的威力,是為保護猶太人免受迫害者威脅才創造出來的生命,而石頭人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驚奇先生」理查茲則是處於猶太文化神秘主義傳統中的「附鬼」狀態。除了他對知識追求的執迷、狂熱有如被遊靈附身一般,在《驚奇4超人》最受歡迎的一期漫畫中,他更被大反派「末日博士」附身,成為後者從內部摧毀驚奇4超人的棋子。

      《不可思議的浩克》的故事起點是一位科學家憑藉自己的創造力將自己變成了怪物,同時具有綠巨人與科學家班納兩個身分,就像《舊約聖經.創世記》裡的兩個亞當。身份分裂的浩克所面對的核心問題,讓仍在努力理解生命意義的年輕人著迷、充滿興趣,因為他的故事在探討孤獨的議題。它在問:當你不願屈服於孤獨的重量,不想接受你不僅無法認識身邊的人、連認識你自己都是場艱苦戰鬥的時候,你該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奮戰下去?浩克的故事觸及了現代人困境的本質:孤獨。

      《驚奇蜘蛛人》的主角彼得.帕克讓「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這個出自《聖經》的理念引起廣泛迴響,成為美國文化的主要價值觀,連前總統歐巴馬都要引用。「蜘蛛人」不只是另一個試圖了解超人能力之複雜性的超級英雄,他是一個學習讓自己更具人性的年輕人,更是某位《聖經》人物的直系後代,那就是該隱。

      該隱是精神上的流浪者:他不想犯罪,但會屈服於誘惑;他想悔改,卻覺得自己做不到;他感知到神聖的召喚,但沒有回應——就像彼得.帕克一開始想靠著自己的超能力營利,又因為迴避自己的責任而導致養育他的叔父死於盜賊之手……

      人類不需要救世主,而是需要了解自己的力量、理解彼此

      從20世紀中葉一直到2018年去世之前,史丹.李與他身邊的漫威藝術家,從不曾擁護極端主義和二分法。對真實的人類來說,「將世界一分為二」太過危險、極端。他們創造了一個世界,人們在當中所能期望的最美好事物,不是等待穿著緊身衣的神現身拯救自己,而是靠人們互相艱苦地攜手合作,讓生活變得更美好一點。這群猶太藝術家透過作品提醒讀者,運用過多的力量、擁有過度的信仰,是一枚奇異多變硬幣的兩面。他們一手打造的漫威世界要告訴世人:如果「救贖之路」真的存在,要通往這條道路,需要的是謙卑、友善和犧牲,而不是傳統漫畫中那種萬能超級英雄具備的特質。

    本書特色

      1. 華文世界第一本翻譯出版的「漫威之父」史丹.李傳記
      2. 耶魯大學出版社叢書,揭秘史丹.李本人不說、漫威宇宙背後的文化意義
      3. 「漫威」漫畫迷、電影迷深入漫威宇宙的唯一指南

    名人推薦

      YouTuber-超級Y
      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膝關節
      《通靈少女》導演暨《遺憾拼圖》編劇-劉彥甫

    查看更多...
  13. 諾蘭變奏曲:當代國際名導Christopher Nolan電影全書
    $500.00

    內容簡介

    《黑暗騎士》三部曲
    《全面啟動》
    《星際效應》
    《頂尖對決》
    《敦克爾克大行動》
    《天能》
    《記憶拼圖》
    等鉅片大導,
    【唯一一本】克里斯多夫.諾蘭親自受訪、親身參與的電影寶典

      ▲全球票房累積超過50億美元,台灣票房累積17億元以上,當代最有號召力的電影導演
      ■收錄228張全彩圖片、劇照、片場照、分鏡手稿、設定手稿等,包含未曾公開的珍稀照片
      ▼「本書定義了諾蘭,影癡必備!」──《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諾蘭的電影容易進入,要出來卻如登天難,就像滴進水裡的墨滴,看完之後在你的腦裡無窮發散。我們一旦看過他的電影,就再也無法當作沒看過。事實上,電影甚至還沒結束,在許多面向上,它才剛開始。」──湯姆.邵恩(本書作者)

      ▌「顯然,要正確理解克里斯多夫.諾蘭或其電影的唯一方法,就是跟著他走進迷宮。」

      諾蘭的電影有如迷宮,甚至,他的製作公司「Syncopy」標誌本身就是一座迷宮。
      本書以諾蘭的成長背景與知識涵養為線索,用作者20年的深交與第一手訪談實錄作證詞,
      全面解答諾蘭至今每一部電影的理念、製作、編劇、攝影、美術、剪接、配樂各層面,
      一層又一層,深入挖掘,帶領影迷和讀者走進他的迷宮,一窺所有謎團的真相……的真相!

      時間、空間、感知、夢境、情感、知識等,
      每章皆以一部電影和一個概念為主題,
      帶領讀者步上旅程,全覽諾蘭生涯至今11部電影長片 + 4部短片。

      .關於時間──
      諾蘭早在首部長片《跟蹤》,就已經大玩時間軸錯亂的經典把戲。
      他的電影時常有多條時間軸同時進行,觀眾必須費盡心思才能勉強跟上,
      然而,諾蘭卻說:「其實,我是把時間變單純了。」

      .關於剪接──
      《記憶拼圖》有兩條時間線,《跟蹤》有三條,《頂尖對決》有四條,《全面啟動》有五條,而且每一條的速度都不同。
      如何呈現出多線交錯的時序?靠的就是精準的剪接。
      「電影製作當中,最棒的特效就是剪接。」諾蘭說道。

      .關於分鏡構圖──
      諾蘭總能以清晰的設定架構,將心中的繁複主題化為影像。
      書中收錄《天能》、《星際效應》、《全面啟動》等作品的分鏡與設定手稿,諾蘭親筆繪製,
      鏡頭之外層層疊疊的敘事結構,都能一覽無遺。

      .關於配樂──
      諾蘭與漢斯.季默(Hans Zimmer)的長年合作中,都是「概念先行」,甚至在劇本寫完前就開始譜曲。
      《黑暗騎士》裡,季默為了表達小丑的「混亂」概念,寫下400首曲子與9000小節音樂,
      最後,他在培根畫作《尖叫的教皇》裡找到了那個無可取代的樂音:單一大提琴音符的嗡鳴與摩擦。

      .關於劇本──
      諾蘭幾乎是唯一一位至今仍親自撰寫每部劇本的一線大導演,而他最有力的編劇夥伴,就是弟弟喬納。
      《記憶拼圖》、《頂尖對決》、《黑暗騎士》、《星際效應》都是喬納的點子,諾蘭再延伸發揚。
      與複雜的劇情相反,他的劇本總是極簡,《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劇本只有76頁:「劇本越樸實無華,越好。」

      .關於閱讀──
      諾蘭從波赫士、錢德勒、佛萊明、狄更斯等作家的小說汲取養分,創作出獨一無二的電影語言。
      《全面啟動》開場,李奧納多在海灘甦醒,就是波赫士《環形廢墟》的橋段。
      《敦克爾克大行動》裡的漁船「月光石」,則來自他鍾愛的同名推理小說。
      在這些關於迷失、禁錮、流放等意象的閱讀經驗裡,諾蘭形塑出他的電影主角。

      .關於影像──
      在好萊塢特效產業日趨興盛的當下,諾蘭反其道而行,避免電腦動畫影像,偏好攝影機實拍,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全片3000個鏡頭裡,使用的電腦特效竟比浪漫喜劇片還少。
      在影像的全面數位化浪潮下,他仍堅守類比的魔幻力道,造就了諾蘭電影獨特的魅力來源。

      鏡射、遞迴、囚禁、套疊、迴文,都是諾蘭的電影招牌,
      他是魔術師、科學家、造夢者,
      他睜著雙眼作夢,並邀請我們一同參與。

      ▌首次深度揭露,與諾蘭面對面,暢談電影製作的酸甜苦辣

      .談論創作心態:
      「我每次拍一部新片,都必須相信自己正在製作有史以來最棒的電影。」

      .談論《記憶拼圖》的獨特敘事:
      「我心裡總有個聲音在說,你真的辦得到嗎?你竟打算拍一個倒著講故事的電影?」

      .談論《黑暗騎士》希斯.萊傑的經典反派:
      「在所有反派當中,我最懼怕小丑。」

      .談論《星際效應》的科幻架構:
      「網路上對我的電影情節設計,標準高得奇怪。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想,這應該是一種讚美吧。」

      .談論《敦克爾克大行動》的配樂製作:
      「每一個參與這工作的人都飽受折磨,漢斯.季默和他的工作人員都在詛咒我……整部電影全是這樣做出來的。」

      .談論《天能》的倒轉場景應該怎麼拍:
      「大家越鑽研劇本,越搞不懂。」

    媒體及影人推薦

      「本書定義了諾蘭,影癡必備!」──《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諾蘭變奏曲》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珍寶,是講述這位當代電影人的寶典。本書博學、繁複,有如迷宮,並開拓人們的眼界。世上最接近錯視藝術大師艾雪(Escher)作品的東西,就是諾蘭那顆不凡的腦袋。」──山姆.曼德斯(《1917》、《007:空降危機》、《美國心玫瑰情》導演)

      「在一個個由主題與概念所構成的章節中(時間、混亂、夢境),我們得以用前所未見的觀點來親近這位導演。邵恩探索了諾蘭的思想泉源、他的觀點、他謎一般的童年過往,當然,還有他的電影。從故事情節、情感羈絆,到身分認同、感知體驗,皆有深刻探索,並包括他的最新科幻諜報片:天能。」──《綜藝》雜誌(Variety)

    查看更多...
  14. 拍廣告其實唔難
    $88.00

    內容簡介

    廣告製作背後,都不過係血與汗、笑和淚咁啫。 本書作者在廣告製作行業待了二十年,從PA晉升至導演,見盡不少業界奇人異事。書中將會簡介廣告界不同工作崗位,以及他們在拍攝時的辛酸和趣事,當然也有跟客戶的互動,以至廣告製作的器材介紹等,形形式式,林林總總,讓你猶如置身其中,感同身受,笑中有淚——不論你是行內或行外人。 .有一種放飯時間叫唔知幾時 .拍嘢最大敵人之一︰小朋友 .收音師最多秘密知 .明星初出道,乜戲都唔識做 .頭髮廣告誇張得嚟都要平衡 在喊Action和Cut之間,拍廣告其實仲有好多嘢。
    查看更多...
  15. 電影人
    $188.00

    內容簡介

    1979年,《電影雙周刊》開始連載專欄〈曝光人物〉,以黑白照呈現電影工作者的工作日常︰沉着、認真、投入,時而嚴肅、時而輕鬆,照片都是攝影師在片場捕捉和等待,或是邀請電影工作者在特別的地方,用上紀實方法拍攝,黑白之間,滲透出被攝者的精神面貎,燈影以外,電影人展現真實一面,每張照片,都刻劃了電影人的靈魂。 及至1983年9月,100多期的〈曝光人物〉停載,部分相片曾於90年代結集成《電影人》一書,惟印量極少,坊間難尋,如今,作者重新整理相片,結集出版,並執筆書寫她對每個拍攝對象的回憶與感想,字裏行間,流露對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懷緬,記錄不同電影人銀幕後的印象,100多個電影人的故事,重塑出一整代香港電影的人文風光,教讀者以不同的角度,重拾香港電影的光輝歲月。
    查看更多...
  16. 蕭條 CULT片 爆炸力——那個低潮期的香港電影
    $118.00

    內容簡介

    金融風暴、失業、負資產、沙士疫情……1998至2003年是香港的低潮期,電影行業尤其雙重坎坷,經濟不景以外,盜版VCD極猖獗,整個行業深陷低谷,這批夾於時代縫隙的港產片得不到足夠重視,甚至被視為「爛片」。 不過,在未有「合拍片」的日子,儘管大多以低成本製作,但正正是這批低潮期電影,展現出香港電影人的創意、鬥志、爆炸力,成為另類的經典佳作,極具時代氣息。本書聚焦於這段時期及前後的46齣港產片,剖析電影的與別不同之處,並連結到當時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引領讀者重臨那段自強不息的歲月。
    查看更多...
篩選

16 Items

每頁
Set Descending Direction
查看 Grid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