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 - 中文書
語言學
查看全部語言學內容簡介
粵音和中古音一樣具備平、上、去、入四聲,十分適合我們用來誦讀古典詩文,對保存古典詩歌文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本書分為<粵音平仄入門>和<粵語正音示例>兩部分。<粵音平仄入門>幫助讀者分辨平仄和運用反切;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知道怎樣尋找正確粵語讀音,從而鞏固中國語文基礎。<粵語正音示例>討論粵語標準音的正確發音,讓讀者改正發音時有所遵循。
內容簡介
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卜洛克 出版逾四十年好評不斷
從創作到出版的八百萬種可能
【全新增訂本上市!】
「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勞倫斯.卜洛克
◎最新收錄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
◎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親身分享
◎從開始動筆到付諸出版,比《卜洛克的小說學堂》更一目了然,一本到位
▍內容簡介
從紙本時代到網路時代,有兩件事情是不變的:
一、 寫小說沒有公式
二、 身為創作者的根本目標,就是讓作品被看見
◎從自我定位到架構情節
1. 正確的自我定位──不為讀者而寫,而是準確找到自己天生適合的創作。
2. 撰寫大綱──為別人的小說整理大綱,練習用作家的洞察力來閱讀。
3. 好人物使讀者欲罷不能──鍛鍊描寫人物性格的技巧,愈能引起讀者共鳴,故事的誘惑就愈強大。
4. 偽造是小說的核心──運用個人經驗、知識、熟悉的背景重新排列組合,用細節能打造具有說服力的情節。
◎數位時代的出版途徑
1. 務必出版電子書和有聲書!這兩類消費者的數量正不斷上升。
2. 別指望「自費出版社」,小說家付錢給出版社出自己的書,這件事就是不合理。
3. 若預算有限、有特定目標讀者,且不考慮利潤,那麼自己來做一本書,其實不難!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初版發行於一九七八年,書中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大受讀者歡迎。在最新增訂本中,更收錄了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卜洛克曾說:「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書將讓新手備受鼓舞,讓老手重拾自信,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與出版之路!
▍更多卜洛克的創作與出版建議
◎比起短篇小說,新手更應該寫長篇小說。
因為:需要的技巧比較少、比較不依賴高明的點子,而且是磨練各種寫作技巧的好機會。新手作家別要求自己以第一本小說獲得認可或金錢利益。
◎就算想到好點子,也可能必須適時地放棄。
一個點子如果能夠發展成一本書,不代表你就得將它寫成一本書,它可能根本就不是你擅長的創作類型。若受其商業潛力迷惑,可能就會看不清這個真相。
◎電子書與紙本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如今逛書店的人變少了,電子書、網路書店已經是行銷的新戰場。然而,讀者們最珍惜、最讓人感到愉悅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紙本書,尤其是質感優良的精裝本。最重要的是,紙本書往往能夠刺激電子書的銷量。
◎自費出版要考量宜大籮筐事情。
出版社提供文字編輯的服務,也意味著你的作品可能被大改特改。然而,由於寫作是寫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校對時有可能充滿盲點。若要自行出版,你也許會需要一名編輯,或者至少一名校對人員,以確保文章用字遣詞的一致性。
內容簡介
粵語在香港作為一種有機體,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而且不斷地在變化。語言並不如想像之中那樣古板或死板。
1990 年代,徘徊在柏克萊東亞圖書館的張洪年教授,無意中看到書架上有一本關於粵語的老書,一時好奇心動,順手抽下;站在昏黃的吊燈底下略略翻閱,接著就坐在圖書館地上,看了整個下午。這一回無心插柳,開拓了他後來二三十年的研究新路向。
《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選輯了張洪年教授歷年所寫的一系列語言學文章,具體描述早期粵語的各種語言現象,解釋香港粵語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發生的種種變化。香港早期的粵語來自廣州,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逐步與廣州話分道揚鑣,漸漸自成一種語言。如今香港人口絕大部分以粵語為母語,社會上的活動都以粵語為主要溝通語言。香港的粵語雜用大量外來語,有的已經成了本地詞彙一部分,在語音和語法層面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
然而,這些變化到底如何發生,幾時發生?變化的牽涉面有多廣,軌跡是否可循?我們能否在其他語言中,找尋到類似的發展?這種種問題,都是對語言發展歷史有興趣的人必須面對、尋求答案的重要切入點。作者希望能從眾多的語料之中,擬構出粵語在這新舊交替之際的發展軌跡,供後來者參考和討論。
內容簡介
一個比你還懂漢字的外國人
教你從「字」裡行間認識傳統文化
最富閱讀趣味的圖解版「說文解字」,帶你認識漢字深遠的文化淵源
連外國人都愛讀的漢學著作,長踞外國人學漢字推薦書單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從三○四個最貼近生活的基礎象形字,重新感受漢字與老祖宗生活經驗的關聯。
對於每個字為何這麼寫,我們思考過多少?因為天天用,我們好像失去了對每個漢字的意義和造字之美的感受力。透過瑞典漢學大師高本漢的高足──林西莉的眼光,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些一筆一畫,原來背後都有故事。
《漢字的故事》是林西莉女士以八年時間寫成的力作,書中她不僅從個人的體驗出發來說故事,也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述說一個個漢字的源遠流長。她親自踏訪中國鄉鎮考查、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代漢語文化裡的民俗生活,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有了圖片搭配解說,變得輕鬆易懂,也讓我們一再驚訝,象形字和實物的關聯多麼密切。
原書自出版以來,即受到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是首次根據近代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討論漢字核心部分的象形字起源;加上林西莉不採學院式的嚴肅論述筆調,而以其獨特的觀點,用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方式,引介一部漢字的文化史──也是精彩的中華文明史。
中文
查看全部中文內容簡介
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卜洛克 出版逾四十年好評不斷
從創作到出版的八百萬種可能
【全新增訂本上市!】
「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勞倫斯.卜洛克
◎最新收錄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
◎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親身分享
◎從開始動筆到付諸出版,比《卜洛克的小說學堂》更一目了然,一本到位
▍內容簡介
從紙本時代到網路時代,有兩件事情是不變的:
一、 寫小說沒有公式
二、 身為創作者的根本目標,就是讓作品被看見
◎從自我定位到架構情節
1. 正確的自我定位──不為讀者而寫,而是準確找到自己天生適合的創作。
2. 撰寫大綱──為別人的小說整理大綱,練習用作家的洞察力來閱讀。
3. 好人物使讀者欲罷不能──鍛鍊描寫人物性格的技巧,愈能引起讀者共鳴,故事的誘惑就愈強大。
4. 偽造是小說的核心──運用個人經驗、知識、熟悉的背景重新排列組合,用細節能打造具有說服力的情節。
◎數位時代的出版途徑
1. 務必出版電子書和有聲書!這兩類消費者的數量正不斷上升。
2. 別指望「自費出版社」,小說家付錢給出版社出自己的書,這件事就是不合理。
3. 若預算有限、有特定目標讀者,且不考慮利潤,那麼自己來做一本書,其實不難!
《小說的八百萬種寫法》初版發行於一九七八年,書中列舉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世界知名作家寫作方式,廣納超過百份作家問卷調查結果,大受讀者歡迎。在最新增訂本中,更收錄了數位時代電子書、有聲書、自出版利弊分析。卜洛克曾說:「沒有所謂的公式,每一本小說都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書將讓新手備受鼓舞,讓老手重拾自信,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與出版之路!
▍更多卜洛克的創作與出版建議
◎比起短篇小說,新手更應該寫長篇小說。
因為:需要的技巧比較少、比較不依賴高明的點子,而且是磨練各種寫作技巧的好機會。新手作家別要求自己以第一本小說獲得認可或金錢利益。
◎就算想到好點子,也可能必須適時地放棄。
一個點子如果能夠發展成一本書,不代表你就得將它寫成一本書,它可能根本就不是你擅長的創作類型。若受其商業潛力迷惑,可能就會看不清這個真相。
◎電子書與紙本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如今逛書店的人變少了,電子書、網路書店已經是行銷的新戰場。然而,讀者們最珍惜、最讓人感到愉悅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紙本書,尤其是質感優良的精裝本。最重要的是,紙本書往往能夠刺激電子書的銷量。
◎自費出版要考量宜大籮筐事情。
出版社提供文字編輯的服務,也意味著你的作品可能被大改特改。然而,由於寫作是寫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校對時有可能充滿盲點。若要自行出版,你也許會需要一名編輯,或者至少一名校對人員,以確保文章用字遣詞的一致性。
內容簡介
網路時代,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屬,
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
創作流程、文章結構、素材收集……
寫作知識全方位收錄;分解步驟一一說明;
讓你從不會寫作,進階到用寫作投資自己,
甚至開啟自媒體斜槓人生!
▍關於本書
作者原本是一般上班族,後來靠著晨間寫作的習慣養成,開啟了她的寫作之路。她每日清晨六點起床,簡單漱洗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書桌前,紮紮實實地寫兩個小時。持續一千天後,她逐漸成長為自媒體經營者,後來更開始組織寫作營,開設寫作課程,並出版了三本書。
作者認為,身處數位時代,每個人都有展現自己的舞臺,其中最基本的技巧──就是寫作。網路時代,寫作已是我們主要的溝通方法、以及自我表達的方式。不論你原本的領域為何,你都可以透過寫作,為自己的專業加值,擴大影響力。
本書系統性地說明寫作各種階段與可能會遭遇的問題。一開始談如何寫作、尋找寫作主題、養成寫作習慣;接著教你如何寫好一篇文章,包括文章結構的組織方式,精采開頭與結尾的技巧、以及修改文章的方法;在自媒體寫作這方面,亦分享了該如何追熱點、寫出爆款標題,以及斜槓寫作者如何管理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內容詳實,方法手段一一講明,即使不擅長寫作,在這本書的幫助下,你也可以快速入門,清楚地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
期待每位讀者,都能夠掌握寫作技巧,用寫作改變人生。
內容簡介
廣東話博大精深,由以前流傳的地道俗語,到現在的網絡用語及影視對白,都廣為香港人所應用。無論是與朋友、家人,抑或同事溝通,港式俗語或者潮語總是不可或缺,但假若你的交流對象是外國人,你又會怎樣演繹這些地道用語?難道「講呢啲」英文真的是Say this thing嗎?不想在外國人面前紅都面晒,便要一書傍身學學英文!
本書搜羅八十個常用地道用語,劃分成七個主題,從情境題到影視對白都應有盡有,每頁更會記載各個俗語的由來,學英文之餘更可學到香港語言歷史!
此外,各個章節都會圖文並茂、中英對照,附設例句教學,讓你可以靈活運用各個港式常用語的英文說法。
粵語
查看全部粵語內容簡介
粵音和中古音一樣具備平、上、去、入四聲,十分適合我們用來誦讀古典詩文,對保存古典詩歌文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本書分為<粵音平仄入門>和<粵語正音示例>兩部分。<粵音平仄入門>幫助讀者分辨平仄和運用反切;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知道怎樣尋找正確粵語讀音,從而鞏固中國語文基礎。<粵語正音示例>討論粵語標準音的正確發音,讓讀者改正發音時有所遵循。
內容簡介
此書為《通學3 香港傳說》2021再新版,新增〈婚禮禁忌傳說〉篇章。
有啲傳說或者故事,如果唔留底,隨年月過去就會失傳了!
因此,廣東話資料館最新著作《通學 香港傳說》收錄咗唔少由舊時到近代,喺香港流傳過嘅傳說,包括都市傳說、校園靈異傳說、鬼節或過年禁忌,以及舊城故事、傳奇人物,或者呢啲人物故事你都似曾相識,又或者你太年輕冇聽過,都不妨睇睇呢本書,除咗畀一個機會你懷緬舊時,亦畀你有知道更多有關香港傳奇的一面!
內容簡介
廣東話博大精深,由以前流傳的地道俗語,到現在的網絡用語及影視對白,都廣為香港人所應用。無論是與朋友、家人,抑或同事溝通,港式俗語或者潮語總是不可或缺,但假若你的交流對象是外國人,你又會怎樣演繹這些地道用語?難道「講呢啲」英文真的是Say this thing嗎?不想在外國人面前紅都面晒,便要一書傍身學學英文!
本書搜羅八十個常用地道用語,劃分成七個主題,從情境題到影視對白都應有盡有,每頁更會記載各個俗語的由來,學英文之餘更可學到香港語言歷史!
此外,各個章節都會圖文並茂、中英對照,附設例句教學,讓你可以靈活運用各個港式常用語的英文說法。
內容簡介
此書為《通學4:會說故事的廣東話》新版,新增兩個篇章:〈上世紀流行的經典對白〉、〈《廣東話三字經》註解〉。
「度叔」正確寫法原來係「庹縮」?「叔叔帶你去睇金魚」個金魚佬原來真有其人?點解要「斬腳趾避沙蟲」呢?畀老闆解僱點解會叫「炒魷魚」?降級又點解要叫做「燉冬菇」呢?你又有冇聽過「樓下閂水喉」、「電燈杉掛老鼠箱」、「天台小學」呢啲舊時香港獨特嘅生活片段?
廣東話資料館「通學」系列第4本《會說故事的廣東話》,繼續同讀者發掘更多有關香港嘅有趣故事及用語。
內容簡介
此書為《講學1:一書讀通 廣東話俗語》2021年新修版。
答完「廣東話係唔係你母語?」呢條問題後,再問問自己,你對廣東話認識有幾多有幾深?廣東話俗語你識幾多個?究竟點解要話「有嘢留番拜山先講」?你知道唔同廣東話諺語同歇後語背後嘅含意,定其實係人講你又講?「單眼佬睇老婆」即係乜?「神仙放屁」又點解?你又有冇聽過「大笨象,揸支槍,去打仗,打唔贏,返嚟食碗辣椒醬」或者其他慢慢失傳嘅廣東話童謠?你知道C0T係凍檸茶,但其他茶餐廳術語,髮型屋術語同的士術語你又知幾多?
2021新修版除咗個別章節都有補增內容外,更新增〈香港名人金句〉章節,原來當年蔡楓華講嘅並唔係「一剎那光輝」?李麗珊奪得香港第一金時又點解會講「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呢?新修版新增章節會講講呢啲金句。
內容簡介
粵語在香港作為一種有機體,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而且不斷地在變化。語言並不如想像之中那樣古板或死板。
1990 年代,徘徊在柏克萊東亞圖書館的張洪年教授,無意中看到書架上有一本關於粵語的老書,一時好奇心動,順手抽下;站在昏黃的吊燈底下略略翻閱,接著就坐在圖書館地上,看了整個下午。這一回無心插柳,開拓了他後來二三十年的研究新路向。
《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選輯了張洪年教授歷年所寫的一系列語言學文章,具體描述早期粵語的各種語言現象,解釋香港粵語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發生的種種變化。香港早期的粵語來自廣州,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逐步與廣州話分道揚鑣,漸漸自成一種語言。如今香港人口絕大部分以粵語為母語,社會上的活動都以粵語為主要溝通語言。香港的粵語雜用大量外來語,有的已經成了本地詞彙一部分,在語音和語法層面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
然而,這些變化到底如何發生,幾時發生?變化的牽涉面有多廣,軌跡是否可循?我們能否在其他語言中,找尋到類似的發展?這種種問題,都是對語言發展歷史有興趣的人必須面對、尋求答案的重要切入點。作者希望能從眾多的語料之中,擬構出粵語在這新舊交替之際的發展軌跡,供後來者參考和討論。
內容簡介
「畀、俾、比」三個字有咩分別?「嗰、個、果」究竟要用邊個?「唔使」、「唔駛」定「唔洗」?「辦、辮、辨、辯、瓣」不分?個炒飯究竟係「揚州炒飯」還是「楊洲炒飯」?「liu1 lang1」正確寫法點樣寫?「執書/執輸」、「撕紙/獅子」讀音一樣但意思大不同。
錯別字,係錯字同別字嘅統稱,喺文字發明之後就已經存在,並唔係最近嘅事。所謂錯字,即係寫錯字,通常都係涉及多寫或者少寫咗啲筆劃;而別字又稱為白字,字就冇寫錯到,但係就用錯咗另外一個字。就以中文字而言,指喺文字嘅筆劃、字體或者文法上,形音相似出現訛誤,而構成一啲唔合現時「白話文」書寫規範嘅字都稱為錯別字。但係由於文字嘅發展,好多原本嘅錯字都被扶為正字,而正字反被當成錯字,所以喺現時錯別字嘅判斷,通常就以政府公佈嘅文字為基準。
廣東話資料館「通學」系列第6本《趣看生活——廣東話常見錯別字》,繼續同讀者發掘更多有關香港嘅生活用語。
內容簡介
「我唔賣書,我賣信封」嘅代客寫信服務、差不多執晒笠嘅執字粒、名副其實箍番個裂瓦煲嘅箍煲、畀二世祖撚雀嘅舊式茶樓、興旺一時嘅煙花之地石塘咀、好多嘢玩嘅大笪地、改成賣海味嘅鹹魚欄、三不管嘅九龍城寨、擁有十八層地獄浮雕嘅虎豹別墅……
以上嘅行業、故事、遊樂場、建築等等,你聽過幾多個?隨時代變遷,好多香港嘅故事慢慢消失,趁仍有機會,留下記錄,一齊睇下某個時代喺香港曾經盛行一時嘅文化生活喇!
廣東話資料館「通學」系列第5本《愛講文化的廣東話》,繼續同讀者發掘更多有關香港嘅有趣故事及用語。
內容簡介
英語
其他語言
查看全部其他語言內容簡介
此書為《通學3 香港傳說》2021再新版,新增〈婚禮禁忌傳說〉篇章。
有啲傳說或者故事,如果唔留底,隨年月過去就會失傳了!
因此,廣東話資料館最新著作《通學 香港傳說》收錄咗唔少由舊時到近代,喺香港流傳過嘅傳說,包括都市傳說、校園靈異傳說、鬼節或過年禁忌,以及舊城故事、傳奇人物,或者呢啲人物故事你都似曾相識,又或者你太年輕冇聽過,都不妨睇睇呢本書,除咗畀一個機會你懷緬舊時,亦畀你有知道更多有關香港傳奇的一面!
內容簡介
此書為《通學4:會說故事的廣東話》新版,新增兩個篇章:〈上世紀流行的經典對白〉、〈《廣東話三字經》註解〉。
「度叔」正確寫法原來係「庹縮」?「叔叔帶你去睇金魚」個金魚佬原來真有其人?點解要「斬腳趾避沙蟲」呢?畀老闆解僱點解會叫「炒魷魚」?降級又點解要叫做「燉冬菇」呢?你又有冇聽過「樓下閂水喉」、「電燈杉掛老鼠箱」、「天台小學」呢啲舊時香港獨特嘅生活片段?
廣東話資料館「通學」系列第4本《會說故事的廣東話》,繼續同讀者發掘更多有關香港嘅有趣故事及用語。
內容簡介
此書為《講學1:一書讀通 廣東話俗語》2021年新修版。
答完「廣東話係唔係你母語?」呢條問題後,再問問自己,你對廣東話認識有幾多有幾深?廣東話俗語你識幾多個?究竟點解要話「有嘢留番拜山先講」?你知道唔同廣東話諺語同歇後語背後嘅含意,定其實係人講你又講?「單眼佬睇老婆」即係乜?「神仙放屁」又點解?你又有冇聽過「大笨象,揸支槍,去打仗,打唔贏,返嚟食碗辣椒醬」或者其他慢慢失傳嘅廣東話童謠?你知道C0T係凍檸茶,但其他茶餐廳術語,髮型屋術語同的士術語你又知幾多?
2021新修版除咗個別章節都有補增內容外,更新增〈香港名人金句〉章節,原來當年蔡楓華講嘅並唔係「一剎那光輝」?李麗珊奪得香港第一金時又點解會講「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呢?新修版新增章節會講講呢啲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