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人氣條漫這樣畫!$183.00
內容簡介
從故事、分鏡、業界幕後,到連載出道,一本就通!
《未生》《與神同行》原著漫畫作者也讚嘆的全方位條漫創作聖經!
LINE WEBTOON人氣作品《神探佛斯特》作者親身傳授
【繁體中文世界首部條漫創作教學書】
《神探佛斯特》作者與條漫研究家聯手寫作 深度剖析地表最強數位內容創作者的商業祕密
作者同名YouTube頻道觀看超過860,000次 精華內容集結成書
《未生》作者尹胎鎬專文推薦
aladin 10分完美評價、Yes 24 9.6分精采口碑
《神之塔》《梨泰院Class》等超過30個經典IP拆解╳20位條漫作家經驗談
・用手機看的條漫和傳統紙本漫畫有何不同?
・令人忍不住持續往下滑、緊抓讀者視覺動線的訣竅原來是「對話框」⋯⋯
・該怎麼善用「敘事弧」讓故事維持高度張力、在漫長的連載中不斷吸引新讀者?
・原來在個人社群帳號連載漫畫,巧妙與讀者互動會有加分效果⋯⋯
・只懂畫漫畫還不夠?該怎麼為自己的作品寫一份無往不利的企畫書?
・從《神之塔》、《神探佛斯特》的神來之筆,可以學習故事的核心精髓!
・從《寄生上流》、《復仇者聯盟》等神級電影也能學到有助於條漫創作的情節設計心法?
本書由《神探佛斯特》作者李鍾範和資深條漫研究者洪蘭智攜手呈現,全書以四大章節清楚解釋:何為條漫?哪些元素構成一個「好故事」?條漫有何專屬的分鏡技法和敘事訣竅?最重要的,如何於各大Webtoon平台出道並獲得收益?書中援引經典條漫作品與好萊塢電影深度剖析,實地提供企畫書、故事大綱、分集綱要範例,兩位作者豐富的實戰經驗和扎實的理論知識,令嚮往漫畫家之路的新手受惠無數,也足以讓卡關的資深創作人突破盲點。
從人稱神劇的《未生》,到全球票房超過2億美元的《與神同行》系列電影,條漫世界陸續產出強大IP,強勢攻占全球影劇市場,「Webtoon」也成為當今韓流最重要關鍵字之一。本書為條漫作家與所有數位時代的圖像創作者提供了最全方位的創作策略與面對市場的必需知識。————————————————————————————
原來人氣條漫這樣畫!透過本書你可以學會的5件事:
1 全面認識條漫基礎知識,面對媒材、社群、媒體日新月異的變化免於心慌。
2 有效學習精準的分鏡技術,漫畫才能如虎添翼。
3 從書中實際剖析經典IP過程,學會一生受用的拆解故事技巧。
4 從業界幕後與前輩經驗學會數位時代創作者決定勝負的企畫概念。
5 於案例分享中充實創作者必備的自我經營心法。 -
觀看的視界$160.00
內容簡介
與《觀看的方式》齊名的代表性文集
觀看的感知和想像,始終是理解這世界的首要方式
愛與激情、死亡、權力、勞動、體驗時間、歷史
貫穿全書、驅動我們所觀看的視界本書是約翰‧伯格的代表性文集,涵括的時間範圍、書寫類型和陳述主題,是最為廣泛的一本。鎖定這本文集的關懷主題,就能對他作品的發展脈絡有所理解。讓我們清楚看出,是哪些力量在背後驅動他的大多數作品。
愛與激情、死亡、權力、勞動、對時間的體驗,以及當前歷史的本質:這些貫穿本書的主題,不僅是伯格作品關切的重點,也是當代最迫切的緊要事務。旅行和遷徙,夢,愛與激情,死亡,做為一種行動和創作的藝術,以及語言工作和體力勞動之間的關係。與藝術作品、藝術功用,以及藝術生產工作有關的主題,為伯格的文集提供了一個自然焦點。
從文藝復興到廣島原爆,從博斯普魯斯到曼哈頓,從法國小村的木雕工匠到哥雅、杜勒和梵谷,從愛與失落的私人體驗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大變動,這本書鼓勵我們,以如同作者般的專注而熱切、感性而反叛、悲傷而堅持,去觀看我們置身的視界。
影響深遠的〈立體主義的時刻〉,具體示範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取向的靈活彈性、無遠弗屆,書寫的不只是布拉克、雷捷、畢卡索和葛利斯,還包括這世界在二十世紀初聚合在一種神奇的許諾感之下的那個不可思議的時刻。本書收錄了這篇文章,做為第六部〈藝術創作〉的重點。 而有關說故事和語言的主題,在伯格的人生和作品裡,則是一種更加無所不包、更加漫射擴散的關懷。第二部〈離家〉,引介了旅行、流亡和遷徙這三個題材;這些反思在接近文集尾聲的〈未竟之路〉裡,繼續綿延。 第四部〈愛的ABC〉裡的所有文章,全都展現出伯格對藝術創作和特定畫作的關注,探討了一系列藝術家獨特的愛與激情經驗,而〈史特拉斯堡之夜〉一文,則是記錄了伯格在創作電影劇本《世界之中》時,對於激情的種種想法。 五篇素材不同、情境迥異的文章,組成了談論死亡的〈告別照〉;在每一篇裡,我們都可清楚看出,死亡不只是屬於過去――埋葬死人的永遠不是死人――也屬於現在和未來。
-
觀看權力的方式$133.00
內容簡介
-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的21世紀更新版!
- 在當今這個攏絡想像力的混亂世界中,揭開21世紀當代藝術中權力迷霧的重要之作!
- 藝術是否依然具有力量?文化是否還可當作武器?
你是否在城市街頭看過以文字與圖樣奪人眼球的塗鴉創作?塗鴉以明目張膽的越矩行為,表達對城市的聲音。然而當塗鴉藝術出現在商業廣告、政府甚至為了抑止塗鴉而指定一個合法創作區域,大家逐漸忽略塗鴉本質概念中的顛覆性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自己熱愛的塗鴉藝術?
在當代,一個藝術展覽、一場行動主義運動,甚至是一本刊物的誕生,背後往往隱含著諸多難以說清的政治、金錢、權力之間等等複雜關係,我們如何拆解藝術與行動主義運動之間暗藏在多方的角力?這是我們理解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角度。
二〇〇九年,美國的藝術家傑瑞米.戴勒(Jeremy Deller)以藝術創作計畫《就是這樣:開講伊拉克(It is What it is : Conversation about Iraq)》,將一部分的伊拉克戰爭帶到美國。他與退伍軍人、伊拉克難民藝術家,帶著一輛在巴格達攻擊中炸毀的廢棄汽車,從紐約巡迴到洛杉磯,沿途展開對話,讓公眾對擁有一場經驗性、而非僅只是說教式的邂逅。人們會在參觀後談起自己與戰爭的經驗:退伍軍人訴說著路邊的炸單、在基爾庫克(Kirkut)的戰鬥,以及歸鄉後的抑鬱症;軍人的伴侶、雙親會說起自己的親人;伊拉克人、阿拉伯人和黑人穆斯林談論起自身的恐懼——來自於反恐戰爭期間對伊斯蘭教日益嚴重的偏執情況。然而,這是「藝術」嗎?還是「行動主義」呢?這其中政治立場又是什麼?
先會觀看,才能辨識,進而才能提出評價。作者納托.湯普森身為當代藝術表現形式的捍衛者、美國當下最受讚譽的年輕策展人和藝評家之一,致力闡述投入藝術和行動主義的藝術家們,該如何看穿當代藝術的意義、其中的權力關係,以及在滲透進藝術中的資本主義邏輯,藝術家要如何找到自己的聲音,並做出改變?他從當今活躍的藝術家與行動主義者的一些最創新有趣作品,與那些賦予社群去觀看且重新想像權力的實驗場,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討論。
二〇一〇年代左右起,世界各地陸續發生多場社會運動,從「阿拉伯之春」、「歐洲夏季」、「占領華爾街」,再到之後台灣的「318太陽花運動」、香港的「和平佔中」,從這些運動中皆可看到當代藝術介入社會與政治的痕跡。《觀看權力的方式:改變社會的21世紀藝術行動指南》正是試圖帶領我們揭開當代藝術與權力交纏不清的迷霧,對藝術介入政治的方式與藝術世界中的權力關係進行思辯。
唯有我們能夠掌握「觀看權力」的方式,才能正視權力中的複雜性,並找出超越的可能。
-
孤獨$150.00
內容簡介
一部深刻描繪現代人內在情感的圖像小說,直指人最本質的精神困境:孤獨的存在
面對外面遼闊世界,未知的未來使人心生恐懼
人,該選擇孤獨過活或者勇敢迎向遼闊的世界?
歐洲漫畫詩人,克里斯多福・夏布特(Christophe Chabouté)以細緻的圖象優美呈現人心深處,永恆的孤寂感受以及追尋自由的渴望。
《孤獨》故事講述了一個畸形怪人,父母出自於關愛,將他禁閉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座燈塔上,每天只能憑藉想像力生活。因為相貌醜怪,他一出生就被藏在燈塔中,與世隔絕,獨自生活五十多年。陪伴他的是父母留下的一本舊辭典,這也是他與外面世界的唯一連結。
在每個孤寂的夜晚,他總是憑藉著辭典與想像力,在腦海中編織各種奇妙、荒誕、離奇的畫面。直到一位新進的水手幫助下,他才找到了真正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作者夏布特以獨特的緩慢節奏敘事方法勾勒出人性中關於美醜、孤獨、膽怯、恐懼、嚮往自由……等值得深思的主題。運用豐富的場景轉換和剪影、輪廓的細緻描繪,推進故事情節。同時作品也巧妙捕捉了事物在不同角度呈現的情感意象,充滿了神秘引人深思的哲學氣質。
《孤獨》是2009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入選作品,目前已有德語、日語、西班牙語、波蘭語等多國語言版本。它在2015年4月還被法國話劇導演搬上戲劇舞臺。 -
樹下長椅$150.00
內容簡介
歐洲漫畫詩人,克里斯多福・夏布特圖像敘事顛峰之作
一部安靜留白充滿詩意的圖像小說,撫慰現代人急促焦躁的精神
放緩腳步停留坐下,在這舒緩休息的心靈淨土
一張無論風雪、季節遞嬗默默陪伴著所有人的長椅歐洲漫畫詩人,克里斯多福・夏布特(Christophe Chabouté)以他個人標誌性的細緻黑白圖象與緩慢的敘事節奏展示精細之美。呈現在步調急切、紛亂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放緩安靜歇息的必要性。 也透過捕捉形色各異的人物,生命中獨具意義的片段,連結成日常生活的縮影。
《樹下長椅》全書無對白,單純以圖像演繹一張木頭長椅與來往過客的人生百態,無聲卻勝過千言萬語。這張長椅風雪無阻,一年四季始終靜默地陪伴所有人。見證了年輕戀人初萌芽的愛情,情侶刻下彼此的名字縮寫。上班族辛勞工作後在此休息,鬆開拘束壓抑的正裝,放聲高歌。老年人在此沉思未來、陌生人在此第一次相遇,老朋友們在此聚會暢談度過一整天。有人無視長椅匆匆路過,絲毫未發覺長椅的存在;而對無家者而言,長椅卻是過夜的唯一選擇。
長椅,這個簡單的日常事物,在夏布特筆下昇華成對時間遞嬗的感觸、人與人互相關懷彼此的情感聯繫以及對人生的沉思。這張長椅可能在我們生活中也時常見到,而在《樹下長椅》故事中的人物,便是我們生活周遭認識的任何人。
最平凡的長椅,卻展現出生命的真實樣貌。
-
中國傳統色:故宮裏的色彩美學$248.00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色中,玉色有“明月璫”、“鳴珂”、“佩玖”,酒色有“酇白”、“春碧”、“翠濤”,服飾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藕絲秋半”。走近傳統色譜,亦即走近豐富的文化意象。本書從大量典籍中尋覓、考據色名,與故宮文物色彩逐一對應,並配以中國傳統色譜及大量手繪插圖,既是對中國傳統色譜系的梳理,亦是對古典中國審美意趣的探尋。
-
玩具車仔浪漫譚$148.00
內容簡介
一架玩具車仔,轆出兒時喜樂之餘,更寄託給兒子的無限父愛!
男人愛車,男仔自然愛車仔。
有哪個小男生小時候沒有玩過玩具車仔?玩具車仔都是四個轆,但玩法就天馬行空、層出不窮:排車龍!飛撞!炒車!砰砰砰!
當年的小男生長大了,成家立室,到家中那個小頑童接手爸爸的玩具車仔……等一等,你真的捨得將自己的珍藏交給阿仔飛撞?
當你長大後再次回味,卻發現車仔早已因殘缺而不知所終,你就好像錯失了一個好女仔,夜闌人靜時,會為失去感到戚戚然。
從小陪你成長的車仔,恍如初戀;而初戀滋味,本書與你一同回味。
本書由七八十年代「男仔玩車仔」講起:
◎ 七十後、八十後兒時玩車仔的共同回憶
◎ 突破環境限制,何時何地都可風馳電掣
◎ 點評各品牌車仔,Tomica、Matchbox、Hot Wheels、Playart等
講到今時今日「男人玩車仔」:
◎ 細談珍藏車仔心態轉變、炒車專門術語
◎ 比較新舊車仔設計、市場定位
◎ 爸爸、兒子兩代同堂不同車仔玩法──將快樂回憶傳給兒子
隨書附送:
◎ 「玩具車仔發展極簡年表」拉頁海報
◎ 模仿經典「黑盒」、「紅白盒」插扉,用作背景配合不同車仔拍照,樂趣加倍~
-
我在故宮修文物$120.00
內容簡介
很多人看完一遍,再看一遍,停不下來的感動——
重重的宮門 隔絕了浮世喧囂
他們在這裡修著過了時的文物
一筆一筆臨摹《清明上河圖》 一件一件組裝宮廷鐘錶零件 一片一片拼回青銅碎片
不求名利與聞達 只想解開時間留下的謎12位文物修復師 靜默地將日子獻給修復工作
在從前慢的時光中 找到安身心的力量為什麼看過的人都為之震動?!
北京故宮裡藏著一群身懷絕技卻又平凡無奇的工匠,他們在昔日的「冷宮」裡修復價值連城的的歷代文物,這些被歲月腐蝕的鐘錶、古書畫、青銅器、木器等,在他們的巧手下有了新生命,彷彿時光再現。
原先是一部首次以現代化眼光、生活化手法,揭露北京故宮文物修復師日常的大型紀錄片,2016年初一推出即風靡全中國,無數年輕人更被深深打動,重新思考該如何看待工作與人生,甚至將修復師視為職業選項之一。本書以紀錄片精神為本,再經深度採訪與寫作,收錄更多鏡頭外的故事:12位修復師親身講述其學藝的心路歷程,對工作、對人生的感悟,以及故宮生涯的回顧。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安靜的力量
每日清晨,那道紅色大門緩緩開啟,這群在故宮裡工作的人,像是就此走進了另一個時空,宮外喧囂的世界與他們無關,僅有的只是安靜、專注與超然。在這裡,時間慢了下來,他們用三年磨一把刀,花幾年到幾十年臨摹一幅古畫,將碎成百瓣的青銅器一片片拼回原狀……「走,去慈寧宮。」「我去壽康宮打個水。」修復師們在故宮裡打水、餵貓、騎著電動車去宮外抽菸、在太和殿廣場上騎自行車,這也是他們的日常,在故宮這樣幽深的場域裡,形成一種反差的趣味,也讓他們的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外人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他們的手藝已有幾千年的生命,傳承了一代又一代。復舊如舊,工匠精神的真諦
書中更多的是,老一派的手藝人如何帶徒弟、「尊師重道」一詞如何被實踐;文物修復的工作現場,有著什麼樣的氛圍與景色;人們在展覽看到的、傳承了幾百幾千年的文物,如何被保存延續下來……
「我們的社會過分追求聚光燈下的光彩,卻忘了,只有土地裡的根莖足夠深刻,一棵樹才能開出繁茂的花朵。工匠是土地之下,看不見也被忽略的根。」生活在被科技、娛樂包圍的世界,終日被無明和快速腳步追著跑的我們,或多或少變得世俗而空洞。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默默做著一份職業,也許辛苦,也許卑微,也許根本不為人所知:幕後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設計師、編輯,或是在飲食、民生、工業、文化、禮俗等各種領域裡謹守並傳承著傳統工藝的職人們......都能在這些文物修復師身上找到相同的精神,甚至獲得新的力量。 -
邏輯式藝術鑑賞法$120.00
內容簡介
日本頂尖策展人、法國羅丹美術館指定代理商
教你運用商業分析的邏輯,導入資訊與知識的藝術鑑賞法
從古典名作到當代作品都能理性解析,
找出觀看的脈絡,提升美學意識與感性能力
有許多人會疑惑:
「如何才能理解作品呢?」
「不太懂為何這件藝術品會在歷史上留名?」
「看不出來作品要展現的意義?」
「懂得欣賞藝術很重要嗎?」
若能深入理解西洋藝術,體會西方傳統的知性與理性,在享受欣賞藝術的樂趣外,藉由藝術鑑賞來豐厚底蘊與提高敏感度,也是許多職場上的頂尖人士、商業菁英累積美學素養的方法。因為能夠對藝術作品侃侃而談,豐富聊天的內容,不僅展現個人品味,更是社交場合上最安全的話題,有助於提高商業交流的成功率。而磨練藝術鑑賞的能力,就能擁有未來所需的感性能力,成為能深入洞察事物的人才。
藝術鑑賞力UP!職場能力UP!
提升藝術鑑賞的層次,豐富美學素養外,還能提升五種能力,開拓職場格局!
⑴ 觀察力:學習從作品中找尋線索,提高觀看和發現的能力。
⑵ 想像力:解讀作品背後的發展演變,驅動想像力。
⑶ 創造力:經由想像力,還能觸發新想法、新價值。
⑷ 邏輯力:透過有條理的分析及觀看脈絡,形成清晰的思路。
⑸ 溝通力:談論作品得心應手,在現實中產生良好成果。
活用邏輯分析與推論,理性解讀作品,讓感性能力更敏銳!
本書提出五種觀看藝術作品時的思考架構,構成判斷的依據與觀點,脫離只停留表面感想的階段,可以深度理解作品的描繪對象、形式與風格,讓藝術欣賞的層次更多面、立體。書中以達文西、林布蘭、維梅爾、維拉斯奎茲、庫爾貝、馬內、梵谷、羅丹……等大師名作示範,讓你逐步理解藝術鑑賞的要訣。
欣賞藝術不再只是「看起來很美」或「顏色漂亮」,
學會五種思考架構,建立自己的藝術分析資料庫,
體會看懂作品價值的「感動」!
①:用「3P」即人物+背景+時代三個角度,概略掌握作品。
②:用「作品鑑賞檢核表」深入觀察及盤點,解讀作品各個面相。
③:用「故事分析」參考英雄之旅的模式,追溯藝術家的人生。
④:用「3K」以革新、顧客、競爭與共創三個面向,理解藝術圈的變化。
⑤:用「A-PEST」從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觀點,綜觀作品全貌。
①~③屬於靜態觀看,以微觀方式聚焦作品和人物上;④~⑤屬於動態觀看,以鉅觀方式解讀作品奧妙之處。
活用①~⑤架構來解析藝術作品,就能以洗練的見解,享受藝術帶來的喜悅。在欣賞作品的瞬間,心中就會浮現那幅畫背後的時代、時間的流動及環境的氛圍,你就會看到「畫面彷彿發出閃亮耀眼的光芒」,瞬間判斷出「這是好作品」!
本書推薦給以下四種人:
1. 無法深入領會藝術作品的人
2. 希望享受品味藝術樂趣的人
3. 想鍛鍊感性能力的職場人士
4. 想流暢表達觀點的藝術工作者 -
奶茶通俗學漫畫集(新版)$120.00
內容簡介
此書為2020年新版,部分漫畫經重新上色。
重口味本地薑茶記文化漫畫出爐!
喜歡一樣事物、一種味道、一個文化到什麼程度,才算是上癮呢?
對作者崔氏兄弟來說,一天不想就會茶飯不思,可能有一種癮叫「奶茶通俗學」。
兄弟二人以民族誌的心態,明查暗訪,把茶餐廳視為田野考察的地點,試茶品吃,細心觀察,將這份田野報告以既認真亦幽默、麻甩又紳士的方式呈現大家眼前。
希望這本漫畫能夠勾起大家對香港茶餐廳文化的興趣,或在你茶癮發作時止止癮,也可以成為茶餘飯後討論的讀本!
有關Facebook專頁逾30000讚好的《奶茶通俗學》:
一個由香港以至世界奶茶文化作研究對象的文字插圖創作項目。以既嚴肅又幽默,含蓄亦搞笑的形式,實行一邊嘆茶、一邊探討並紀錄香港茶記的通俗文化,為本地人及外地遊客帶來多點冷知識和增添一些樂趣,藉此推廣香港美食到全世界。只要放慢下來你可會發現茶杯內盛載的,不單只是色香味濃的奶茶,還有一個個發生在茶記、在你我身邊充滿人情趣味的故事。
-
你看港街招牌(增訂本)$158.00
內容簡介
《你看港街招牌》全新增訂本, 繼續欣賞手寫字招牌的獨特美! 說起香港街道特色,怎能不想起頭頂上五花八門的招牌? 本地招牌製作者李健明為了保育手寫招牌字的文化, 開展了「李伯伯街頭書法復修計劃」。 經常帶領招牌導賞團的他,今次將透過「招牌佬」的視覺, 用文字記下屬於香港的招牌故事! .細說「李漢港楷」的創作歷程! .簡述招牌製作的工藝知識! .帶你散散步,隨處發掘本地招牌的故事! .揭露招牌上的視覺巧思和秘密! .辨認鑼字牌工藝,欣賞香港特色水牌、多格招牌和方形隸書!(new!) 讓我們抬頭欣賞招牌美學!查看更多... -
守藝工匠—香港傳統工藝面貌$268.00
內容簡介
工藝是一份創造,也是時代的文化象徵。 記錄傳統香港工藝風光, 用一筆一畫、一字一句, 把無可避免的流逝保留下來。 欣賞守藝工匠簡單而執着的信念 舊時代的香港,到處都有精緻的工藝品,到處都是手藝高超的工匠,那時的風景面貌雖不復見,但這裏還有默默創造的守藝工匠。 工藝老店承載着回憶情感,而守藝工匠也別無他求,只是如此專心致至地工作,簡單而執著,繼續展示自己用一世時間來學習的工藝。 作者醉心學習各項工藝,當中有些傳統工藝甚至面臨失傳,年輕的她以細膩手法,把工藝的工序逐步描繪,五個傳統香港工藝風光,以獨特的畫風一一呈現,讓我們窺探工藝製作的巧妙。 線面技藝:走過天橋,看橋下被線面的婦人 火龍盛會:中秋節慶典舞火龍 歲月銅器:家家戶戶使用的銅器廚具 手繪彩瓷:高級餐桌上的彩瓷碗盆 竹製鳥籠:雀鳥園林中的鳥兒天地 本書裝幀精緻,五冊均採用硬皮封面及風琴拉頁內文,另有小冊子以包摺摺法,加上牛皮紙盒,提升閱讀體驗及收藏價值。查看更多... -
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178.00
內容簡介
本書集合十二位港、澳新生代平面設計師的故事與大量設計作品介紹,從「店舖‧活動」、「本土文化‧社區參與」、「中國內地‧澳門‧日本」、「網絡文化‧應用程式」四方面,看年輕設計師如何開創設計事業,探討行業發展的各種可能。他們的工作經營模式、面對的機遇和困難都與前輩大不同。那麼,他們如何透過實體空間和活動推動設計?如何在商業設計和社區參與、保育本土文化之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如何與兩岸三地,以至海外的設計同業交流並進?如何藉由網絡發揮影響力?新生代獨一無二的設計之路,也許能為我們帶來面對未來的啟示。查看更多... -
一個由遠古而來的呼喚$120.00
內容簡介
鄧凝梅首次將多年的創作結集成書。 鄧凝梅從事藝術創作已有十多年,得到了無限的樂趣及滿足感,樂趣及滿足感並不來自把作品展覽,不關乎作品有沒有人欣賞、有沒有賣出,純粹是因為能創作一些自己覺得獨特的作品。基於創作的純粹,令藝術家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創作方式,而創作的題材亦環繞著「衣、食、住、行」這人類四大基本需要,及後加入對地球持續發展的關注。查看更多...